初中語文必背重點文言文考點
經了解,同學們在各種語文考試中,該明確了解文言文知識內容占了很大一部分。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借鑒,下面小編精心準備了初中語文必背重點文言文考點,歡迎使用學習!

初中語文必背重點文言文考點
《岳陽樓記》
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_--在朝做官就擔憂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擔憂他的君主。
4.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憂之后才樂吧。
《曹劌論戰》
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給別人。
2.忠之屬也??梢砸粦?。戰則請從。--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著去。
3.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氣衰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消失了。
4.小惠未扁,民弗從也。--小恩惠沒有遍及民眾,人民不聽從您。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靈不保佑您。
《鄒忌諷齊王納諫》
1.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早晨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徐公比,誰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
3.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現在齊國的土地方圓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4.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能夠在公眾場所議論君王的缺點,使我聽到的,受到下等獎賞。
5.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燕、趙、韓、魏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初中生學好文言文的技巧
1、文言實詞釋義題。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推判文言實詞詞義的方法:
文言文以形析義法,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個漢字的形體構造常常與這個漢字初始表示的詞義有或近或遠的關系。漢字中的形聲字占80%以上,其義符也為我們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漢字的形體結構特別是義符來探求、解說實詞詞義。
如:“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轍”和“軾”都有表意形旁“車”,其義應與車有關,聯系文章可判定這兩個字都是車的一部分。
初中必背文言實詞
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養(衣食所安)
2. 卑:①低下(非天質之卑) 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①周全、詳盡。(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②具備。(一時齊發,眾妙畢備)③準備。(猶得備晨炊)
4. 被:①影響(被于來世) ②同“披”,穿(皆被綺繡)
5. 鄙:①邊境(蜀之鄙有二僧) ②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
6. 畢:①盡(畢力平險) ②全部(群響畢絕)
7. 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 ②輕視。(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③厚度小。(薄如錢唇)
8.策:①馬鞭。(執策而臨之) ②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 ③記錄。(策勛十二傳) ⑤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9.長:cháng ①長度。(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②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③長久,健康。(但愿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④永遠。(死者長已矣)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⑥zhǎng,頭領。(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10.稱:①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②稱贊(先帝稱之曰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