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可以幫助人們積累素材,提升寫作能力。下面是一些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有用。
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篇1
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里面每篇文章都引人入勝,無時無刻地吸引著我。我跳大神、唱身歌、放河燈、小團圓媳婦,有二伯……
首先,作者以動人的筆調描寫了呼蘭河周邊的景色,由其是不斷給人帶來災難的東二道街的大泥坑,然后,描寫了小城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報廟會,其中野臺子戲描寫的最為詳細,讓人印象深刻。
隨后,就寫了蕭紅小的時候與祖父生活在一起的景象。作者小的時候和祖父發生的搞笑的事有很多,有一次,作者摘了一大堆玫瑰花給正在蹲在地上拔草的祖父戴花,作者把祖父的草帽插了一圈的花,還聽到祖父說,今年春天雨水大,玫瑰開的這么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這可讓作者笑的夠嗆,也讓我感到非常地搞笑,看來作者小時候也很淘氣。
但小團圓媳婦的慘死,讓人心碎,感到無比的可惜,就是因為封建思想,才使小團圓媳婦死去,這也讓作者感到無比的惋惜,也表達了作者對于舊中國封建思想、封建習俗的社會現實的否定。
作者通過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囤面,生動刻畫了許多人物。雖然有點悲傷,可是仍然有美,讓人讀起來感到十分地開心、愉快。
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篇2
蕭紅的《呼蘭河傳》,以自身的童年回憶為引線,為我們描繪了 20 世紀 20 女作家年代東北小城呼蘭的種.種人和事。
呼蘭鎮是平凡、卑瑣、落后的;也是封建、愚昧、冷漠的。作者筆下的小鎮好似暗灰色的一張紗布,凄涼的暗灰色不知不覺籠罩著這個小鎮,籠罩著那群愚昧的人們。它遮住了如陽光般燦爛的人的笑臉 , 只是偶爾有“陽光 ” 稀稀拉拉灑下來,但也是一逝而過。轉眼即來的,還是暗灰色的“烏云”色彩,平淡的敘述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但那就是當時扭曲的社會。
作者更通過小城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報廟會;令人心碎的小團圓媳婦的慘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馮歪嘴子一家的艱辛生活……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把扭曲的小鎮描繪得淋漓盡致。
作者通過追憶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刻畫出長久以來被封建思想、封建習俗所控制的愚昧、悲慘的國人。這種迷信封建的舊社會整整影響了一代人,同時表達出作者對舊中國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
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后,我感覺特別壓抑,特別的郁悶,為什么那時的人那么愚昧無知 ? 為什么因為無知而導致的一場場悲劇會一再上演 ?
反觀如今的生活條件和環境,我們應該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更應該學會生活,懂得感恩。
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篇3
故事發生在蕭紅小的時候,優美感人,是蕭紅憑記憶寫出來的,讓人從書中感受到舊社會人們的生活是多么艱苦、寂寞。
這本書中令我最難忘的還是小團圓媳婦。她12歲就被迫去當老胡家的童養媳,剛來老胡家時,她笑容滿面。可不久就因奶奶婆婆常打她、罵她,讓小團圓媳婦生了一場大病。由于婆家人的迷信,再加上都不愛小團圓媳婦,不給她治病,只給她跳大神、抽貼、燒"替身",還讓她吃黃連,還當著眾人面給小團圓媳婦洗燙水澡,不但沒治好病,反而把她折磨得奄奄一息,成天昏睡,連辮子都掉下來了,不久便死了。她死時,年僅12歲。我十分同情她,因為12歲就應是無憂無慮的時候,而她卻因為舊社會的愚昧而被折磨而死。
小團圓媳婦的故事使我想到了自己:在學校里,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聽老師講課;在家里,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身體有一點不舒服,爸爸媽媽更是細心的呵護我、照顧我,甚至連班都不去上。可小團圓媳婦,12歲就被迫當了童養媳,天天挨打、挨罵。此刻我們都是靠高科技生活,住的都是高樓大廈。而舊社會的人們,住的只是破舊的平房。我們要珍惜此刻的完美時光。
《呼蘭河傳》讓我更加懂得了要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珍惜此刻的學習機會,珍惜和同學、朋友相處時的完美時光,好好學習,長大后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篇4
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它講了小城呼蘭河—蕭紅童年的事。
從書中可以看出,呼蘭河是多么的冷:過了一夜,就凍得門都打不開了。而且生活多么的單調:種菜﹑背詩,有時去看跳大神﹑去參加娘娘廟大會……
但蕭紅卻寫得惟妙惟肖,如“在這大泥坑上翻車的事不知有多少,一年除了被冬天凍住的季節之外,其余的時間,這大泥坑子像它被賦給了生命了似的,它是活的。水漲了,水落了,過些日子大了,過些日子有小了。大家都對它起著無限的關切。”這段話中,蕭紅并沒有抒情,但大泥坑子的形象卻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作者小時候是多么的天真:因為祖父烤過“掉井豬”和“掉井鴨”,作者叫牧童把家禽往井里趕。
那“野臺子戲”也很有趣:臺上的戲子扯著嗓門喊,臺下街坊鄰里拉家常,如果一人嫌太吵說出來,立刻就還嘴說“這又不是你家的戲臺!”如果還還嘴就打起來了。因為有習俗的約束(娶親不能告訴女方),姑娘們都帶上最漂亮的首飾。
一到了晚上,親戚才可以送禮物。更有趣的是,問“看戲”的人演的什么戲,卻一問三不知。
跳大神是最古老的習俗了:“大神”(和祭祀差不多)先“請神”,如果不“上身”(或“二仙”(他助手)對錯了),就燒香點酒,再鬧要上紅布,再鬧就殺雞(再鬧就不行了)。之后跳完后跳神者就拿了酒,染了布,煮了雞。
從中我體會到了小城呼蘭河那濃郁的習俗。
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篇5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高爾基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是說一個人只要讀書就是在進步;也就像爬階梯一樣,每爬一層,就代表離終點又近了一步。所以,我們不僅要讀書,還要愛讀書。都說人活到老學到老。
我現在讀的書是我的語文老師給我們推薦的一本書,《呼蘭河傳》。作者是蕭紅,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也都在寫蕭紅小時候的一些事情。主要人物有:蕭紅﹑蕭紅的外祖父﹑團員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為什么說主要人物有蕭紅的外祖父而沒有她的爸爸媽媽和她的外祖母呢?就是因為蕭紅的爸爸媽媽和外祖母對她很壞,一點也不關心她;而她的外祖父就不一樣了,對她格外的好。所以文章中寫蕭紅的爸爸媽媽和外祖母的內容很少,而有一部分都是寫蕭紅小時候和她的外祖父的事情。
除了這些,還有團員媳婦﹑有二伯和馮歪嘴子。他們三個都有不同的命運,團員媳婦只有十二三歲,卻被她的婆婆活活的給燙死了。有二伯沒有固定的住處。而馮歪嘴子還要拉扯兩個孩子,太辛苦了。
從一開始讀這本書,就可以讀出蕭紅小時候是孤獨的。到后來她的外祖父去世了,后花園也安靜了不少,蕭紅更孤獨了。文章的大體意思也就是這樣了。
《呼蘭河傳》這本書寫的挺好的,正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讀。我希望其他的學生也能讀到這本書!
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篇6
《呼蘭河傳》,敘述以“呼蘭河”為中心場景的鄉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國”鄉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即20世紀10年代中葉前后小鎮民眾的生態與心態,是一曲國民靈魂改造的挽唱。
呼蘭河小城的生存環境封閉窒悶,死氣沉沉,除了老胡家的大孫子媳婦“跟人跑了”和有二伯提及的“俄國毛子”這一出一進外,基本上是與外界處于完全隔離的狀態。這樣偏遠閉塞的生存環境必然帶來小城物質生活的原始落后以及蕓蕓眾生精神世界的愚昧麻木,而蕓蕓眾生的精神麻木又反過來加劇了小城生存空間的封閉落后。二者互為因果,惡性循環。
蕭紅通過‘看客’的眾生相、社會相,畫出了沉睡的國民的靈魂,揭示了東北世世代代國民經歷著什么樣的人生——對待生命、生活、命運的態度和采取這種態度的心理基礎及思維形態,在歷史文化的批判中,蘊含著改造國民靈魂的愿望。”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呼蘭河傳》是國民靈魂的一曲挽唱。
該小說旨在批判封建主義思想對民眾精神的戕害,改造國民麻木的靈魂,因為蕭紅早就意識到“中國人有一種民族的病態”,那就是“病態的靈魂”,于是“想改正它”,正面揭露“封建的剝削和壓迫”是反對封建主義的一條有效途徑。
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篇7
在一個陽光晴朗的下午,我翻開了這本《呼蘭河傳》。直到日沉西山,我才戀戀不舍地走出書中的世界。
小城里的空間局促,而且簡陋。街上給人的可用設施不多,路中間還有一個大泥坑,沒人拿沙去填平。在這里上演了一場場啼笑皆非的悲喜劇。小城里的人們冰冷、麻木,寧可迷信也不相信科學。這就是知名女作家蕭紅筆下那座“童年記憶”中的東北小城。
著名作家茅盾稱《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凄婉的歌謠”。是的,通過蕭紅的筆下,我們能透過書頁,看到一座繁華的小城,一群民風淳樸的人們。人們雖然麻木不仁,卻淳樸,現在很難再尋找到如此的民風了。作者寫自己的童年,寫家鄉,寫祖父,寫家鄉的人,也寫出了真情實感。作者在書中一再提到“我家是荒涼的”,父親、母親和祖母都對她很嚴厲,所以她愛待在花園里,愛待在祖父的身邊,這才使她感到快樂。
比起作者的童年,我們總會認為我們的更加幸福,其實只要開心就好了。童年在我們眼中是五彩斑斕的,是幸福的,是流光溢彩的。如此,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它呢?
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篇8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里講了好多有趣的故事。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非常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后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后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后園里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園里一起玩,一起干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滿了快樂。
文章中寫到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她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是多么的可憐!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沒有可怕的戰爭。
啊!《呼蘭河傳》我讀完了,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這美好的時光吧!
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篇9
今年假期,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開始的時候,只覺得平鋪直敘的描繪著作者家鄉的點點滴滴,甚至感到有些瑣碎,而等我靜下心來一遍遍的品味,才發現里面的特別之處。
伴隨著作者小時候的身影,我也跟著走進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東北一個封建落后的小城——呼蘭河。那個小城沒有半點顏色,那里的人們更沒有顏色,他們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有時甚至是為了死去而活著。
那里的“盛舉”在我看來是十分新鮮的,更是荒唐可笑的,然而那卻是祖祖輩輩代代相傳下來的封建習俗,從沒有人想過去改變。在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驅使下,人們做出了很多自以為是“積德”事實上極端殘酷的事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團圓媳婦的悲慘遭遇。12歲本該是一個健康活潑,無憂無慮的年齡,而她卻過早地嘗遍了人間心酸。小小年紀被賣作了童養媳,失去家人的呵護與疼愛已經足夠可憐,她還要拼命的干活,忍受婆家無端地打罵,甚至以“治病”為由遭到慘不忍睹的非人折磨。這不是僅僅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整呼蘭河的問題。一群對自己的生老病死都提不起勁的人還會被別人的生死觸動靈魂嗎?我想,扼殺了團圓媳婦的,就是所有呼蘭河人這種消極愚昧,麻木無知的生存態度吧!
封建迷信的可怕,麻木不仁的可怕,“順其自然”的可怕,“不反抗”可怕,就是《呼蘭河傳》為后人敲響的警鐘。
呼蘭河傳450字讀書筆記篇10
我以前覺得看書非常的沒有意思,總愛看漫畫書,所以就忽視了文字書,不過在上一周的時候,媽媽拿出這本書來看,從早上看到晚上,有一次,我再也忍不住了,我悄悄地走到了跟前,拿起那本書,撒腿就跑,看看這本書有多么大的魔力,會吸引人的注意。
《呼蘭河傳》描寫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小鎮呼蘭(哈爾濱市呼蘭縣)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老百姓平凡、卑瑣、落后的生活現狀和得過且過、平庸、愚昧的精神狀態。
“磨坊里上演的馮歪嘴子的愛情童話,馮歪嘴子是作者在童年記憶里所熱愛的.一個人物。”勤懇忠厚、愛妻曉得馮歪嘴子在他所看過的模仿里與趕車老板的女兒王大姑娘私自結婚生子,成了小城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料談資,但他從不被人鄙視所左右,和老婆孩子親親熱熱地過日子。
一雙黑大絨的云子團,是親手做的。或者就在他們的本城和本鄉里有一個出名的染缸房,于是送了兩批白布去,吩咐他好好的加細的染著,一批是白底染藍花,一批是藍底染白花。藍底染得是劉海戲金蟾,白底染的是蝴蝶鬧蓮花。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知道了在原來城市里的生活是怎樣的了,平平凡凡的過日子是我們最大的希望,無憂無慮,是我們最向往的一種生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