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
寫讀書筆記可以促進學習,因為它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知識。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供大家參考。
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篇1
秋風乍起,暑氣已去,十四歲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學那一片草房子中間最高一幢的房頂。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學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撲進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溫柔如絮,悠悠遠去,梧桐的枯葉,正在秋風里忽閃忽閃的飄落。
——題記
桑桑就是這本書中的重要角色,油麻地小學校長的兒子,住在學校十幾幢草房子中的一幢。也可能是因為這樣,桑桑比別人更喜歡草房子。桑桑很淘氣,喜歡異想天開,用碗柜做鴿籠,用蚊帳做漁網……但他也很有憐憫之心。
書中寫了一些桑桑的同學:禿頭的陸鶴,把戲中一個光頭偽軍連長演得淋漓盡致;溫柔的紙月,愿意走三里路到油麻地上學;神氣的杜小康,因家里破產而去放鴨子;聽不懂話的細馬,媽媽病了幫媽媽蓋房子。油麻地的人們也有很多:先是糟蹋學校,后來非常愛護學校,種艾草的秦大奶奶;長的清梅秀目,喜歡上桑桑的語文老師的白雀;桑桑的語文老師蔣一輪;桑桑最喜歡的溫柔女老師,會熬藥,同時教音樂和語文的溫幼菊。
看這本書的時候,總覺得里面的每個人物都是寂寞的,只是有不同的寂寞罷了。蔣一輪和白雀分開的時候是相愛卻又不能相見的寂寞,秦大奶奶是一種衰老卻又無人陪伴寂寞,細馬是被人排斥在外、不能融入群體、只能孤身一人的寂寞;陸鶴是因為自己的禿頭而被別人排斥的寂寞;紙月只能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又有很多人欺負她,所以寂寞;杜小康家里破產,不能上學,只能和爸爸去放鴨,一點趣味也沒有,很寂寞。
因為這些寂寞,每次看書的時候,都有一種想哭的感覺,似乎自己也已經融入到書中的情節里去了。能讓人感動的原因不止這些,還因為書中寫的都是小村鎮里的生活,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很“接地氣”的事。例如文章最后寫道:“只有反映今日孩子的生活,也才能感動今日的孩子。”就是因為作者曹文軒寫出了鄉村孩子即人們的心,才使這本書值得一看,能夠感動后世。
追隨永恒——我們應該這樣提醒自己。
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篇2
一提到魯迅的短篇小說,我頭一個想到的便是《狂人日記》。雖然我只需30分鐘便可以讀完這只有11頁的作品,但它卻在我心中,使我久久無法忘懷。
民國時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癥的病人寫下了一冊日記。日記中他的世界到處充滿了恐懼。他覺得身邊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論親戚朋友還是街頭素不相識的路人,包括他那現在正在養活整個家的大哥。狂人想:“大哥對我講書的時候,親口說過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議論起一個不好的人,他便說不但該殺,還當‘食肉寢皮’。”除了大哥的話,還有那些周圍發生的事也讓這個瘋子對“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個惡人,幾個人把他的心肝挖出來油煎炒了吃;一個女人打她兒子,還罵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一想到這些,狂人便從“頂上直冷到腳跟”。后來,狂人甚至以為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吃過人——大哥曾把死去的妹子的肉和在飯里給狂人吃。這便是那篇《狂人日記》。
這位狂人寫的文字雖然雜亂無論次,但卻生動的描繪出了一個人吃人的社會。可以說,狂人是被當時的非人道主義所逼瘋的。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惡人心肝可以壯膽,都在記中表現了出來。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禮教假借道德的名義,宣揚殘忍和暴力。日記最后,狂人疾呼:“救救孩子”這是對舊社會的反抗,和對新一代的擔憂。
憶昔日,看今朝。我們現在的生活可充滿了幸福。每天,父母都會笑盈盈地看著我,朋友都會歡快地與我玩耍;每天,我都放松全身心。怎么可能會覺得那些和我一樣歡樂的人會吃我?
最令我感動的是狂人所說的這樣一句話:“自己曉得這笑聲里面,有的是正義和勇氣;老頭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氣正氣鎮壓住了。”只要我們有勇氣,只要正義是站在我們這邊的,任何歪風邪氣、封建迷信都會迎刃而解。
狂人雖然是個瘋子,但他并不傻,他懂得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真善美,并知道:因該去追求一個真正美好的社會。也許正是因為像狂人那樣的分子太少了,才會出現腐敗的社會。
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篇3
今年暑假,我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讀完后,有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有一種危機感涌上心頭。
《城南舊事》描繪的是作者童年居住在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林海音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城南舊事》有《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和《爸爸的花兒落了》五個短篇小說。故事是凄苦的,作者溫婉柔和的筆調,讓我們透過那一絲絲的憂傷,看到了每個“小人物”的夢想,他們臣服于現實,卻不屈服于命運。
在那動蕩的20年代末,國家岌岌可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物換星移,他們生活在了21世紀,我仿佛看到“秀貞”“三叔”和“小桂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仿佛看到勤勞本分的“哥哥”和正享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弟弟”;仿佛看到“蘭姨娘”嫁了青年才俊,幸福美滿;仿佛看到宋媽還在城里打工,兩個孩子卻衣食無憂。是啊,我們今天的生活是陽光的、幸福的、溫暖的,可這一切來得多么的不容易,是無數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的代價換來的。我們每個人都要為國家的興旺而加倍努力,只有國富才會民強!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的童年也結束了”,當年小英子12歲,上小學六年級,面對生命中的如此變故,她的那份淡定、從容與堅毅是同歲同年級的我無法比擬,無法承擔,無法想象的。或許,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奮發圖強、自強自立才是我該給童年涂上的最好色彩吧!
《城南舊事》就如一縷輕柔的風拂過我的心田,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要充實自己、強大自己!
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篇4
《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生活習性的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在法布爾的筆下,這些在我們眼里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它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著大門板和守門人的角色,同類來了就讓開,異類來了就趕跑它;迷宮蛛的網像一個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蟈蟈兒看起來好像是食素的,其實它們是一群“偽素食者”……這些小生靈在作者的筆下表現的活靈活現,像人一樣有了靈性,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
看完這本書后,我對這幾句描寫遂蜂“守門人”的話還記憶猶新:“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曾經為了自己和后代們在這里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干得筋疲力盡,一直到現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余力守衛著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衛大門,抵擋不速之客。”看完這幾句話以后,我被遂蜂“守門人”那對家里人深沉的母愛所震撼了。在它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著;在它老了后,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守衛這個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也是如此嗎?她們為了自己的兒女而操碎了心,在兒女長大后雖然已經沒有什么能夠幫忙的了,可是心中卻仍然裝滿了沉甸甸的母愛,想要再做點什么。
我再將書中的內容與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一對比,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何我以前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卻發現了?后來我才知道,法布爾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因為《昆蟲記》在科學和文學上都很有地位,因此被稱為“昆蟲的史詩”。為何法布爾能夠堅持一生都致力于昆蟲研究呢?因為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向往大自然。
《昆蟲記》讓我了解了昆蟲,更讓我了解了生命;《昆蟲記》雖然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卻蘊含了作者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限向往。
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篇5
草房子是普通的、是平凡的,但,《草房子》卻是高雅、曲折的,在一個又一個悲涼、感人的情節中,我覺得,我的知識又增長了。從今往后,我要關愛他人,就算再苦的日子也不能放棄生活,人生就是因為經歷了,磨難了,才能創造出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哪怕最后死了,你也是死而無憾。
草房子這本書很好看,我看完紅門(二)了,剛看到藥寮這章。這一章很詳細的描寫了鴨子的模樣,炊煙的樣子,杜小康父子的苦難。
草房子的每一章都在描寫一兩個人的事情。比如:第一章禿鶴描寫的禿鶴發生的事。第二章紙月描寫的紙月的事。第三、七章白雀(一)、白雀(二)描寫的白雀和蔣一輪的事。第四章艾地寫的秦大奶奶的幾件事……
這本書有許多比喻句,如而當太陽如金色的輪子,轟隆隆的滾過來,直滾到人的頭頂上時,天地間就仿佛變的火光閃閃了。
這本書的幾個主要小孩:桑桑、陸鶴、紙月、杜小康、細馬。這本書分為了九章,每一章都很精彩!
《草房子》這本書是曹文軒寫的,是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中的一本,一共八本。《草房子》這本書是由九篇文章組成的。這本書里的主人公是油麻地小學校長的兒子桑桑是一個活潑、頑皮、樂于助人的小男孩,在《細馬》和《艾地》的故事里最能體現出他的樂于助人了。
《細馬》的故事是這樣的:桑桑家關系最密切的邱二爺家有一個叫細馬的繼子。一場十天的洪水把邱二爺家淹沒了,邱二爺一家就住在了桑桑家。但是邱二爺生病了,需要又白又嫩的柳樹須子治病于是桑桑就幫助細馬摘柳樹須子,他們摘得滿頭大汗,終于摘了大半筐。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桑桑的樂于助人。
《艾地》的故事講的是:油麻地小學的一角住著一位秦大奶奶,但是校長想把她趕走,就在奶奶房子的四周種滿了樹,于是桑桑就幫助奶奶拔樹,還幫助奶奶把地澆平。最終秦大奶奶留了下來,秦大奶奶非常感謝桑桑,桑桑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啊!
另外,在《藥寮》和《禿鶴》里也體現出了桑桑勇敢和調皮。桑桑為了治病,勇敢地將非常苦的藥喝了下去,桑桑把陸鶴的帽子掛在了旗桿上,這充分的表明了一個小男孩的調皮性格。
《草房子》這本書充分的描寫了桑桑的各個方面,桑桑真是一個調皮、活潑、樂于助人、勇敢的好孩子,我有好多方面不如他,我要學習他,做一個優秀的好孩子。
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篇6
我剛看完一本書,名字是《兔子坡》。兔子坡上有件興奮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新人家來了。小動物都不停的去試探那家人是否是好人,然后它們也接來了阿那達斯叔公一起來觀察。在這過程中有人判斷他們是好人是因為,他治好了小喬奇的腿。也有人判斷他們是壞人,是因為小喬奇突然不見了,都以為是那家人干的,但其實那是在治療小喬奇的腿。最后那家人非常善良,把自己的菜地分給了小動物們一半,讓它們品嘗到蔬菜的香甜,小動物們都認為它們是好人。他們的菜地也沒有被動物給糟蹋破壞,田鼠幫它們松土,小松鼠和小老鼠還幫他們捉了糖蛾,最后菜地大豐收了。
看完書后,我覺得人與動物之間要互相幫助,不要欺負弱小的動物。我們應該愛護動物,動物反過來也會幫我們。動物和人就是好朋友,這樣大自然會更加美好。同樣的人和人之間更要好好相處,互相關心,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篇7
不管你到公共圖書館去借任何一本書是多么方便,我還是勸你建立起自己的藏書。
年輕的朋友,我建議你每個月買三本書:
(1)關于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學科問題的書;
(2)關于可以作為青年們的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爭事跡的書;
(3)關于人(特b別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
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都應當變得更豐富,到了你參加教育工作滿十年的時候,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顯得象識字課本一樣,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你才可以說:為了上好一節課,你是用一輩子在備課的。只有每天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科學知識,你才有可能在講課的過程中看到學生的腦力勞動:占據你的注意中心的將不是關心教材內容的思考,而是對于你的d學生的思維情況的關心,這是每一個教師的教育技巧的高峰,你應當努力向它攀登。
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篇8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么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現場一樣。《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接著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范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后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著這彼此之間的關系,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么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嘆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篇9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現代白話小說。令人驚異的是這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具有開山意義的作品。狂人日記最初進入視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狂人發病棗旁人側目棗家人延醫救治棗狂人復原。這一層的意思凡識字者均可以解讀出來。因為小說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而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我們所看到的“狂人日記”就是這樣一個醫學上的病例的記載。由于魯迅曾經學習過醫學,并且護理過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這份“狂人日記”模擬得十分真切,詳盡。
大多數人都可以很輕易地透過病例的遐想。看到魯迅以象征的形式對封建傳統所進行的批判棗在這里。我們就開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傳統”殺人。吃人的罪惡棗周圍人無法容納清醒者開始對對他進行迫害。
在不同的時代中,不同的讀者將會有不同的理解讀出現。對人類整體的批判也并非魯迅創作時清醒的本意。但狂人眼中的常人世界卻具有廣闊的共時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決于僅止于五四前的中國國民而可以延伸到整個人類其批判所指的人類劣根性也不是僅僅消滅“封建文化制度”并可以根除——也許它本就是人類基中根深蒂因的一個分子。永遠無消除,并將在最終導致人類的自我毀滅。這征兆,我們在今天已經可以看出,可以球毀滅幾千次的武器。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的對地球的污染。因人類道德論喪爆發出來無法治愈的世界疾病“愛滋病”魯迅正是因為看到了人類的這種難以根除的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絕望。“救救孩子”的呼聲之后才不是一個“感嘆號”而”省略號“,在他看來這呼聲儼然如將封建閉在天法打破的鐵屋子里的將死之人喚醒。
使他們感到天法解脫的痛苦。然而魯迅始終是一位真面現實的勇士。即使他內心中已經感到絕望卻仍然站起來進行絕望中的反抗。而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在今天也并非全部滅絕,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人喚吁保護地球。建立綠色家園,尋找人類的終極價值。雖然這呼聲十分微弱,但卻令人看到了人類世界的最后曙光。
初一讀書筆記感受怎么寫篇10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還未醒來時,就將載著桑桑和他的家,遠遠地離開這里——他將永遠地告別與他朝夕相伴的這片金色的草房子……”
合上書,淚水劃過臉頰,我終于忍不住失聲痛哭了。
桑桑一家離開了油麻地,油麻地是桑桑的童年。油麻地里有金燦燦的草房子,綠油油的艾。六年了,桑桑在油麻地生活了六年,六年里桑桑見證了油麻地里少男少女之間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的拼搏,殘疾男孩對尊嚴的維護,垂暮老人最后一刻的閃耀,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領悟,大人們之間的感情糾紛……我從“禿鶴”讀到“藥寮”,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紅門”了。
杜小康家的紅門是那么的鮮亮,亮得照見人影。而紅門里的杜小康是那么的幸福,幸福得無憂無慮。終是家庭變故,想要上學讀書的杜小康必須和爸爸杜雍和去養鴨。遠離家去養鴨對于一直以來無憂無慮的杜小康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但,現實就是這樣,容不得你不愿意,不去想,不去做。養鴨的日子是那么的孤獨難熬,而后來苦盡甘來的那一刻是多么的令杜小康父子感動,也深深令我感動。
我為杜小康而難過,何嘗不是為自己難過?誰都有過光鮮亮麗的一時,何曾會有光鮮亮麗的一世?曾經的杜小康騎著孩子們羨慕的自行車在田間小路上奔馳,住在青磚青瓦用錢堆砌的房子里。他不同于油麻地的孩子,什么時候都是干干凈凈的,有著同齡人無法攀比的自信。然而家庭變故給了他沉重的一擊。原來,沒有人可以不可一世,沒有人可以不受打擊。
我媽總是說,大人的事不關你的事,你好好讀書就行了。可我畢竟是長大了,怎么會不去關心呢?就像杜小康,不得不去面對現實,放下他的傲慢,和老爹杜雍和去養鴨。最后,杜小康終是面對現實,在校門口擺起了小攤。我最喜歡杜小康,是因為他熬過了最孤獨痛哭的時刻,那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刻,他熬過來了,變得長大了,懂事了,成熟了。我相信,我所面對,終有一天會像杜小康一樣,等到鴨子們下蛋的那一刻。
“也許,我們誰也無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我的童年再也回不去了。那時候,太奶奶和爺爺都還健在,大伯父的家底還很殷實,爸媽的感情還能維護,我的弟弟還很可愛……我的孩提時代沒有想得那么復雜,不知道社會的險惡,不知道擦肩而過的危險。桑桑最后還是要離開油麻地了,就像我的童年離開了我。油麻地將會是桑桑最美好的回憶,我的童年生活,也終將成為我最寶貴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