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節假期隨筆
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每一個經歷過春節的人都應該寫一篇春節隨筆,快和我們分享一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我的春節假期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春節假期隨筆【篇1】
今年的除夕晚上我們家可熱鬧了,叔叔他們一家和姐姐她們一家都要來我家吃年夜飯。
傍晚時分他們都陸續的來了,等他們都到齊了之后,我們大家舉杯互相祝福,辭舊迎新。在快樂喜氣的氣氛中們邊吃邊說,耳邊不時傳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忽然,一聲巨響,把我嚇了一跳,接著“劈劈啪怕”響了起來,四周一片燦爛輝煌。
我趕緊跑到陽臺上去看,哇!好美呀!天空中好像天女散花一樣:這邊一個流星竄上天空剛爆炸,那邊一串煙火就不甘落后地飛散開來;左邊的百字炮噼里啪啦剛停,右邊的“吉祥三寶”禮花就哧哧噴射……
煙花把整個天空照射得像白天一樣,周圍的高樓大廈反射出煙花的影子,煙花又照亮了高樓的輪廓,不知道是煙花讓高樓更明,還是高樓讓煙花更亮。
我一會兒看看這邊,一會又看看那邊,整個天空讓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我和姐姐弟弟也不甘示弱的拿著“沖天炮”和“大地紅”沖出門外來到我們家的樓頂,我還請爸爸幫我點著了火,瞬間“沖天炮”就一個接著一個的沖向了空中,隨著響聲就竄出了紅、黃、藍綠等顏色,五光十色,絢麗多彩……
“大地紅”更是讓我們開了眼界目睹了她的容顏。除了五光十色的顏色讓我們驚嘆叫好,更讓我們贊嘆不已的是它那一會像百花齊放的花朵還沒消失,一會又像孔雀開屏,一會又像群星閃爍……真的是讓在場的人心曠神怡陶醉其中。
時間悄悄的把我們帶向了新年,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我們每個人都不約而同的又一次舉杯慶祝,異口同聲地喊道:新年快樂!
雖然新年的鐘聲已經響過,但是我們誰也沒有困意,有的只是開心快樂和興奮,我們都爭先恐后的祝愿著爸爸媽媽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爸爸媽媽也祝愿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長,學習更上一層樓!
我的春節假期隨筆【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家鄉的春節開始的時間,說早吧它也不早,說晚吧它也不晚,反正就是在臘月初十左右。
剛進入臘月,小孩兒們就嚷著要買鞭炮,可大人說現在還早,還沒有賣鞭炮的呢,小孩兒們都不高興了,無奈的走開了。
終于,臘月十六這天,我們這兒有會,大人們會領著小孩去買過年時需要的物品了,而小孩兒們關心的是賣鞭炮的來了沒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出來買年貨、年畫,把街道擠的水泄不通。
又過了幾天,到了小年兒這天,小孩兒們又一窩蜂地朝商店擁去,把商店的各式各樣的糖買了個精光,每個小孩兒走出商店,手里都有一大把糖,大人手里還會兜著一個袋子,袋子里裝的當然是糖嘍,小孩兒走出商店時臉上各個都堆著笑容,像中了彩票似的。也就是每當這個時候,商店老板的腰包會慢慢的鼓起來。
到了除夕夜的前一天,家家都趕做年菜,把家里再大刷新一遍。除夕這天到來時,大人小孩兒都穿起新衣,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晚上的時候,一家人圍著餐桌吃團圓飯,餐桌上,有很多好吃的,都是平常吃不到的,這時,小孩兒們便“大開殺戒”,把餐桌上的食物吃個精光。一家人圍著餐桌,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有說有笑。咦,是不是少了一種聲音呢?對了,是鞭炮聲!外面的鞭炮正在比賽誰的聲音更響呢!
初二這天,一家人都要在午前到親戚朋友加拜年,這時候,小孩兒會特別興奮,因為可以收壓歲錢了,哈哈。
緊接著,元宵突襲,人們都把落后的元宵燈換成煙花了,幾乎每家人都在放煙花,有的人端著乘著湯圓的碗在看煙花呢。
正月十七,春節基本上就結束了,小孩兒們該去上學,大人們又該去干活了。
這樣,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就結束了,小孩兒們卻又在盼望這下一次春節的到來……
我的春節假期隨筆【篇3】
今年的春節來得特別早,似乎有些讓人措手不及。剛過完元旦,就迎來了期末考試;期末考試剛過,居然就要過年了。對于我們學生而言,今年春節的氣氛好象不及往年那么濃烈。因為考試的余威尚未散去,似乎還在為考試而患得患失,便幾乎忘了以往過年的熱鬧景象。
讓我想想去年的這個時候吧。由于親戚們都要聚到我家,父母早早的就忙開了。他們倆都騎上自行車,一起到市場上去采購年貨。既要考慮到一幫小孩聚到一起又瘋又鬧地,得準備點他們愛吃愛玩的:又得想到大人們談笑風聲必備的瓜子、花生……。這樣一來,他們回來時,車簍里必定是大包小包,裝得滿滿的。
就在大家都在忙活的環境中,我們對春節的渴望自然是格外的強烈。好不容易盼來了除夕,從下午開始,我就期待著敲門聲。開門的第一句話必然是“祝你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之類。漸漸地,人都到齊了,大人們便圍著圓桌一起聊天。平常日子里大家由于工作繁忙而無暇互相聯系,現在,他們都趁這個機會暢所欲言。談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訴一訴生活上的苦衷和感慨,彼此之間沒有半點隔膜,心與心之間貼得格外的近。
調皮好動的我們現在正是如魚得水。大人們有他們自己的范圍,沒空管我們,我們也就有些“為所欲為”。躲進一個房間,一起擠坐大床上。交流交流學校里的趣事,時不時有人會被逗得差點從床上翻下去。搞笑的哥哥拿手節目便是用他特有的方式,來“輔導”我們幾個妹妹的英語。他的教法雖說不上深入淺出,但讓我們記憶尤為深刻。
“開飯了……”父親的一聲招呼,弟弟連忙蹦蹦跳跳跑到桌前,看著一桌好菜眼紅。大人們不約而同地說:“差點忘了這件重要的事。”我們也才反應過來壓歲錢還沒拿呢。雖說這傳統我們也經歷了不少年,可要接過紅包,不知怎么的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一大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在桌旁同吃年夜飯,有什么比這個還要幸福呢?這時,電視里的春節晚會似乎也沒有了太大的吸引力。
我的春節假期隨筆【篇4】
【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無數期待的眼神中,春節如約而至了!人們忘記了不快,只將幸福的微笑掛在臉上,見了面總會道一聲“新年快樂”,年味溢滿了大街小巷。
而在我們的眼里,過年便是“玩”!
一玩——貼春聯
貼春聯一般是在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和爸爸互相配合完成的。我先將春聯背后貼好雙面膠,再由爸爸將春聯貼在窗上,門上。貼春聯是有講究的,必須得對齊才會美觀,于是便會有爸爸貼我指揮的畫面。有時,我會背著手,假裝很認真地指揮,實則是亂說一氣,繞得老爸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時,他便會不耐煩地讓我貼,本以為自己如愿得到了貼春聯的機會,卻不料被老爸“反套路”。
二玩——年夜飯
我家的年夜飯總會有些不尋常。年夜飯一般是從三點吃到六點,飯桌上的孩子們早早地就吃好了,于是,不甘于無聊的我們便玩起了“年夜飯小游戲”,游戲大概是這樣玩兒的—— 一人被捂住眼睛吃菜,再用味蕾判斷吃的是什么。而頑皮的我們總會令游戲變了味兒,玩著玩著竟變成了惡搞,將生姜,辣椒夾給別人吃。我也被整過一次,結果被辣得淚如雨下,但卻笑著喊繼續,仿佛自己擁有了金剛狼那樣強大的自愈功能。飯桌上的我們全都成了整蠱專家。
三玩——拜年
大年初一,父母總會攜著我走親訪友,說些“新年好”“恭喜發財”之類的祝福語,大人們也總會給我包紅包。而每次收紅包時,我總是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主動。收完紅包后,總能聽到那一句令我絕望的話“來,兒子,媽給你保管著。”唉,算了,說多了都是淚!
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但近幾年,年味兒越來越淡,國人過西方節日的興致卻越來越濃。文化共享是好事,但千萬別過了頭,變成了崇洋媚外,忘了初心!
我的春節假期隨筆【篇5】
絢麗的煙火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沖向這黑黑的天空,打破了這寂靜的黎明。睡得正香的我也安奈不住激動的心情,打了個哈欠,穿上那嶄新的衣服,就去屋外欣賞煙花了。仰望天空,黎明的太陽正從東方慢慢的露出它那小小的腦袋,膽怯的俯視著歡快大地。天還沒有亮,但黑夜抵不住人們歡快的心情,卻已被這接連不斷的煙花點綴,像一個個小燈,點亮了這深沉的夜空。天空依舊點綴著各式的煙花,越來越密,甚至讓我有些目不暇接。鞭炮的聲音也變得繁多起來,想清晨的雞鳴聲,叫醒熟睡的人們。像人們的歡聲笑語,給人帶來快樂。像美好的寄托,是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熱切期盼。
聽到這急促的鞭炮聲,爸爸急忙起身,拿出那大紅的鞭炮,掛在了細細的竹竿上,點燃了這導火線,空蕩蕩的院落瞬間熱鬧起來,跳躍著的鞭炮像是一只正在歡騰的龍,在院里盡情的表演。太陽漸漸的升起,鞭炮聲依舊繼續,天空主角由煙花也慢慢變成了淘氣的太陽。而迎來的,是愉快的拜年。親戚們起的勤,早早地就來我家找父母一起去拜年了。父母趕快吃完早飯,就帶我去隨他們去拜年了。腳下,踏著紅紅的鞭炮碎紙,像是一個個紅紅的大餃子。眼里欣賞著各家各戶門上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心里默默的念著大門上充滿吉祥的對聯,嘴上掛著一句句的過年好。心里像有一串冰糖葫蘆一般,那樣的甜蜜,美好。這一幕幕,一場場,像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用盡了紅色墨色,費勁了心思,畫出了這幅多彩的畫卷。希望時間永遠停留在這一刻,讓美好暫停。
春節,像一位頑皮的小孩,偷走了人們的不快樂。春節,像一位使者,告訴人們新的一年的到來。春節,像是一臺擺鐘,在新就年之間交替擺動。春節,像是一條愉悅的龍,舞動著身子,舞出新年愿望。春節,令我永生難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