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
寫日記的目的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取決于個人的興趣和需求。優秀的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1
五一節那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去了海港。
一進海港,我就看見一艘大船停在岸邊。我們又走了幾步,突然發現大海里的水一邊發藍,一邊發黃,我覺得很神奇。不過,我覺得最有趣的是挖蛤喇。第一次我怎么也挖不到一只蛤喇。爸爸教我看見小洞就把手伸進去,我學著爸爸的樣子,一會兒抓到了一只花蛤,一會兒又抓到了一只鐵蛤,一會兒又抓到了一只白蛤……我來到一條石縫前面,一下就抓到了五只,可這還不夠厲害,老爸一下子就抓到了三十只哩!我們齊心協力捉了滿滿一袋子蛤喇。爸爸又帶領我們去捉螃蟹,好不容易捉了一小袋,妹妹高興得一甩一甩的,甩破了袋子,螃蟹都逃跑了。我生氣的說:“叫你甩,甩壞了吧?本來一頓美味大餐,叫你甩飛了最美的一道菜,真可惜!”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說:“早晨早起來捉蛤喇,捉它幾十斤不成問題!”我們一路上又是說說笑笑的,高興極了!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2
一年一度的五一勞動節到。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可以放假!我跟隨父親來到老家的一處景區——桃花島。追著燕子的叫聲,迎著和煦的春風,我們滿懷喜悅,前往美麗的桃花島,進門后,你會看到一只金雞,好像在祝福我們呢!繼續往前走是桃花仙子廣場,桃花仙子美貌非凡,無人能比。想到這,我想起一個美麗的傳說:嘉慶時期,一個人生一個女孩,她剛生下來嘴里就含個桃子,人們覺得很奇怪,便稱她為桃仙女。她非常喜歡吃桃子,種桃樹。陽春三月,許多村民都來看桃花,桃子熟,大家就一起吃桃子。由于當時村里的男人都當兵,一個隊伍闖進這個村,人們東躲西藏也沒辦法,這時桃花女挺身而出,跟軍人戰三天三夜,后來因為流血太多而傷亡。從此這里成桃花島。我們沿著小路往前走,穿過木形水泥橋,來到野炊群,講到這里,你一定會說:“小小的野炊群有什么可講?”其實,關于這個野炊群還有一個美妙的傳說呢!
八仙要去東海,由于當年是六月,天氣悶熱,八仙路過淮安市,在這里做飯吃,他們每人吃個桃子,吃完后,桃核被他們隨手扔,他們吃完飯便走。后來這八個桃核長成桃樹,而現在的野炊群就是八仙煮過飯的地方。
再向前走,順著樓梯下去,我們來到桃花湖,桃花湖湖水清澈透明,桃花湖的中間還有一個湖心島,我們坐在大石頭上,可愜意。在桃花湖的四周有:半坡廬、桃花洵、小洞天和音樂水車。我們在那里玩水車、捉蝌蚪,真有趣!順著小洞天的石巖,我們爬到桃花島的最高坡。放眼望去,整個廣場盡收眼底。坡北,那古老的黃河水呀,幽然地唱著歡樂的歌,緩緩地向東流去,流向那太陽升起的地方;坡西,一片粉色的花海,花海中游人如織,倘佯其間;有的駐足觀賞,仔細端詳;有的貪心輕搖,一嗅再嗅;有的結伴花海,拍下美妙的節奏;有的歡心雀躍,銀鈴串串……舉目四望,到處綻放著紅紫,到處隱現著生機,到處悠揚著悅耳的鳥鳴,到處飄揚著醉人的花香…。坡南,桃花仙子廣場上,游人如海,面帶微笑的桃花仙子在向人們訴說著今天的故事。我陶醉,讓我們用心靈去采接春天的色彩。用我們多彩的筆法描繪更加美好的明天吧!
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我們的歡聲笑語卻一直在我的耳邊回響。在路上,我們還不時的往后看,不想離開。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3
勞動節假期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北京植物園玩。
植物園位于北京的西郊,緊靠香山,那里到處都是樹木,空氣清新。
進了大門后,我們來到“萬生苑”,這里是熱帶植物園。這是一個巨大的鋼結構圓形建筑,外面是玻璃幕墻,所以采光很好。大廳里有很多熱帶植物,有椰子、棕櫚、檳榔……還有一座巨大的噴泉呢。爸爸說按照順時針方向走,于是我們就來到一間培育好多、好大仙人球的房子里,真想摸摸它們,又怕扎手,所以我們還是繼續向前看吧。
前方是模擬熱帶雨林,高大的灌木叢,琳瑯滿目的陌生樹種,它們大多都掛著小牌子,供我們學習、認識,忽然,我發現一頭恐龍,嚇了一跳,仔細看看,原來是模型呵。往前過一座小橋,前方的小瀑布落下,水從橋底流過,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晚上要是在這里休息肯定很舒服哦。
上了一層,我們來到熱帶沙漠植物區,高大的仙人掌,圓圓的仙人球,還有烤人的熱浪,讓人感覺真是來到了大沙漠。
趕緊往前走,我們來到中間的大廳,還是這里涼爽、清新,爸爸幫我拍了好多照片,歇了幾分鐘,我們就出來了。
沿著植物園的塑膠馬路,我們看蝴蝶博物館,那么多的各式各樣的蝴蝶標本,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呵!
再往前是荷花池,巨大的荷葉象一把把撐開的巨傘,魚兒在荷葉下游來游去,盛開的荷花是那么的鮮艷,我讓爸爸拍了好幾張照片,把我同美麗的風景合在一起,呵呵。
終于累了,我們決定回家了,今天的收獲很大啊。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4
今天中午我當大廚,做西紅柿炒雞蛋。
開始我以為炒菜還不容易嗎?炒完雞蛋再加西紅柿就行了,在做菜之前,媽媽一再叮囑該怎么怎么做,可我一句也沒聽進去,悠閑自在地看著我的電視。等做的時候,我卻不知所以然。第一句好像是切西紅柿是……,正當我想叫媽媽的時候,我才想起,今天是我學做菜,所以我要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
好像是先切西紅柿。洗了切了,把西紅柿放進一個小碗里。平常吃西紅柿雞蛋,最重要的當然是雞蛋,我把一個雞蛋向碗里一砸,先流出雞蛋的侍衛---蛋清,接著國王---蛋黃才慢吞吞地滑下來。一個太少了,到少打2個吧,我又拿了一個,看媽媽都是在碗邊上砸,我也學著媽媽在邊上打,蛋清順利地流了下來,可蛋黃卻因為口小而下不來,我接著打,誰知雞蛋因為大部分蛋清流出來而被我捏爆了。蛋黃四分五裂,有的流在了碗里,有的撒在了我身上,地上也有一點兒。
接下來是攪雞蛋,我拿一根吸管,把蛋黃、蛋清融合在一起。
媽媽突然給我說,蔥在冰箱里,已經切好了。鍋底里有一點水,等水燒干,再放油,下面等油冒煙了,我把雞蛋放在里面,上下翻滾不一會就冒香味了,取出來,再放點油,炒西紅柿,都炒好了,再一塊炒,把蔥放進去,再放點鹽,炒到雞蛋變色以后,就出鍋。只見黃黃的雞蛋,紅紅的西紅柿,青青的蔥花,味美色更美的雞蛋炒西紅柿好了。
我學會了炒雞蛋西紅柿,真有意思。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5
一天,五點我忽然從夢中醒來。我穿好衣服,看了看,日歷,今天是五一勞動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我連忙刷牙,洗臉,梳頭,然后給媽媽和你你準備了早餐,有果汁,面包,粥。
六點了,爸爸媽媽起床了,當他們看見了早餐時,他們就知道是我干的,走進我的房間就抱起我說:“佳樂越長越懂事了。”我心里頓時美滋滋的。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6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了,媽媽帶我去上街,一路上,外面下著春光明媚,到處一片翠綠,花兒特別鮮艷,一路步行。街上有川流不息的人和車輛,各個商店打出了各種優惠的牌子,人們就搶著買。
我們全家人一起來到大興超市。大興超市的門前擺滿了各種化妝品。前面放著八折優惠的牌子。有很多人在選購物品。一進門,有好多小朋友在那里坐電梯,我也去坐電梯。我站在一個格子上電梯自動地把我送上去。我下來又上去,玩了又玩。
玩累了就到旁邊椅子上坐下來,看到有小朋友在吃漢堡包,我就要爸爸給我買。買回來一看,漢堡包就是兩塊面包中夾一塊雞肉和一點黃瓜、奶油做成的。嘗一口,味到好極了。
媽媽給我講“五一”勞動節的由來,使我懂得了“五一”勞動節是來之不易: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玩,要用心學習。
今天是多么難忘的、快樂一天啊。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7
今天,我幫媽媽干家務:刷鍋洗碗。吃完中午飯后,我對爸爸媽媽說:“今天的鍋和碗,我來刷!”爸爸媽媽表示雙手贊同,開始刷了,我先把鍋里的油渣倒掉,再用水繞鍋轉一圈再倒了,再往里面倒洗潔精,用沖好了的毛巾,把鍋里的黑渣給抹下來,用水沖下來,這下鍋就好了。
下面來刷碗,先把里面的剩東西用水沖下來,再把洗潔精倒入碗內,用洗碗布擦擦,把碗底部的東西刮掉,再用水沖干凈就算完了。又一樣任務完成了。就剩刷筷子了,用毛巾蘸上洗潔精上下刷幾下,然后搓幾下,就又完成了。
洗完了,我的手已經酸了。我想,平常媽媽上完班,又給我們做飯,又要刷碗,那該多累呀。所以,以后,我要幫媽媽干點家務,讓媽媽少勞累一些。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8
今天五一國際勞動節,我和媽媽一起去安吉旅游,在買更好火車票后并根據驗票后,我們便踏入了去浙江安吉的車輛。
到浙江安吉客運站,我們又換了趟車去鄣吳,一路上我看到了一望無邊的原野,層巒疊翠的農家小院和三三兩兩在田里取食草種的雞,一派田原風景,當我們正沉醉在這里美麗風景時,母親緩緩的推了我一下,竟然發覺我們早已到住的地區—無蚊山莊,一下車,但見漫山遍野綠意盎然,綠瑩瑩好像被色漿染過一樣。我認為浙江安吉真不愧為被稱作竹鄉,山頂、溪水,道旁,農家院的屋前后左右,到處都是又高又大的毛竹,品種齊全,帶上黑斑的叫斑竹、成長為一團的稱它為孝順竹這些,要我見到很多從未見過的毛竹,別說有多漂亮了。下午,我們在無蚊山莊吃到美味可口的農家飯,有山野菜,溪里的魚兒,純正的散養土雞
無蚊山莊的城市夜景也很漂亮,寂靜的夜晚,溪流的水流聲,竹子葉被吹呀吹呀動傳出的吱吱聲,構成了一曲暮春的小夜曲20__年的五一勞動節,我國得很快樂,因為它讓我看到了鄉村大城市的和睦氛圍!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9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晚上,我們全家人一起去民生廣場放風箏。
到了民生廣場,這里早已經是人山人海。有的'老人在開心的跳舞,有些大人在全神貫注地打羽毛球,還有的小孩在無憂無慮地玩捉迷藏。我和弟弟看到這些情景手癢得不得了,馬上把風箏拿出來做好準備。“呼呼呼呼”,“風來了,風來了,快放風箏!”我迫不及待地說。于是,我和表弟開始了“風箏之旅”。奔跑,放線,我熟練地操縱著,可是這個“小家伙”還是一如既往的呆在原地不動,讓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誒,該咋辦呢?這時,老天爺給了我和表弟一個咸魚翻身的機會:把“救星老爸”送到我跟前。老爸耐心地教著我和表弟,我們細心地聽著。我想有了老爸的“至尊法寶”,我和弟弟應該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熟練地放風箏了吧!
“該到我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對不對?”表弟胸有成竹地說。“沒錯。”我理直氣壯的應道。于是,我們馬上開始再次嘗試。“一,二,三,放!”我們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道。YES!風箏終于飛起來了!它帶走了我們的煩惱,留下了我們的歡樂。它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真像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孩子,真是太棒了!
今天我玩得很開心,祝天下的人們“五一節快樂”!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10
勞動節是一個非常必要的節日,雖然我現在是一個學生,但也知道勞動的光榮還有辛苦……
小時候,勞動節在我的眼里只是一個尋常的節日,而意義僅是——又可以玩幾天了。隨著年紀的增長,看到的、接觸的、體驗的東西多了,才發現勞動節是一個多么可貴的節日。
在人類建立起第一個王朝前,就出現了沒有尊嚴的勞動者像奴隸、戰俘。在人類帝國林立時期這種現象變得更突出,如人類史上第一次偉大的新航路開辟,它在使文明不再孤立的同時也暴露了人性的可怕丑陋——無情的奴隸貿易。奴隸這一充滿苦難的名詞貫穿了人類歷史很長的一段時間。幸好文明沒有止步不前,受到很大傷害的黑奴,其后裔重新獲得了從人類開始時就有的自由、公平、尊嚴。人類史上曾經出現過母系社會,但在現代及往前的一段時間,世界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導。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較低,在同等的能力、工作環境會受到不公平的對待。現在女性勞動者不僅獲得了社會的肯定也獲得了難得可貴的公民投票權。
在工業文明快速發展的今天,勞動者雖然不會存在像以前的那樣苦難和不平,但不公的事還是一直存在的。勞動節的存在像是一個宣言:宣告勞動的光榮,沒有辛勤的勞動就不會人類文明的出現,人類便稱不上高智能生物;宣告勞動的尊嚴,無論是掃大街的還是年薪百萬的高級人才,尊嚴是一樣的。沒人清掃,街道會臟亂,沒有高級人才,社會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宣告勞動者追求公平正義的步伐不會停止,勞動者獲得酬勞養家糊口、追求幸福。勞動者幸福了,世界就和諧了。
在校周日或是放長假之類的空閑時間,我會去嘗試不同的兼職工作。有時會去學校外面兼職,有時也會在宿舍通過網絡兼職。賺得錢不多,也很辛苦,但多的是一份承擔,一種責任,一味人生,這使我更能了解父母在內勞動者的艱辛,也使我更加堅定我的前進方向。在不遠的將來,我會成為一位合格且不斷爭取優秀的勞動者。
感謝爸媽辛勤的勞動養育我成長,感謝已知的還未知的勞動者,從你們勞動中我獲得太多的恩惠。非常高興能通過勞動節來對你們表示感謝,而我能做的感恩就是成為優秀的勞動者,謝謝你們……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11
五月的春風緩緩吹來,一年一度的勞動節也隨之到來了,勞動創造了人類,創造了世界,我們家也打算在這個節日舉行一個小小的活動。
五一,我們一家連夜制定了計劃,最終決定去爬南山,撿拾垃圾,既鍛煉身體,又美化環境,多好!晚上我一想起明天的行動,就興奮得睡不著覺。第二天早上,我們來到南山,由于早上,平時熱鬧的南山,今天變得異常平靜,只是偶爾有幾輛車來往。我戴上手套拿起大袋子和爸媽一起向南山進發。
剛剛上到第一個平臺,這里的垃圾就已經隨處可見,根本忙活不過來,我們的身影穿梭在這里,每揀一個垃圾我的腰就彎一下,時間長了,我的腰就吃不住勁了,感到十分的酸痛,可垃圾一點不見少,但我也太累了,只好歇一會兒,就在這時,一個人從山下上來,隨手就將他手中的飲料瓶扔了下來。
正想開口,那人卻突然加快了速度,好像故意要擺脫我似的。沒辦法,只好化憤怒為力量,我加快了腳步,不管腰的.酸痛,咬著牙堅持著。終于,我們將這個平臺的垃圾清理完了,此時我已是滿頭大汗。看著干凈的平臺,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如果人人都像剛才那個人一樣,綠色環保的那一天,什么時候才能到來呀?
勞動是光榮的,如果人人都能組織起來,撿拾垃圾,那么沒有垃圾的那一天將不再是個夢!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12
盼啊盼,終于盼到了“五一”放假。
外出游玩,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看得我眼花繚亂。
換上了溜冰鞋,開始溜冰。我扶著石頭慢慢地溜。就在這時,有人“呼”地一下超越了我。我想:不能輸給他,我就加快了速度。忽然,“啪”的一下,我摔了個“狗吃屎”。我忍著痛站起來,繼續滑。就這樣,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摔,漸漸地熟練了。可是,每當我接近那人時,他總是有甩開我一大段。
不知不覺中,一個小時過去了。“五一”真快樂!
五一勞動節感動的文章日記篇13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放假的最后一天,我想去動物園玩,媽媽就帶我去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了。我、爸爸、媽媽就一起去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一路上我非常開心,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我還能看到“豹子、獅子、老虎……”
我們看到老虎后,他們都很害怕,就我不害怕,他們問:“你為什么不害怕呀?”我說:“因為隔著一層玻璃,所以我不害怕!”
我們看到食草動物后,我們都看到都快沒有草了,山腳下的草很多,媽媽說;如果把食草動物放在山腳下它們就不會挨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