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清明的古詩詞句子摘抄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描寫清明的古詩詞句子摘抄”,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描寫清明的古詩詞句子摘抄篇1
清明日
溫庭筠〔唐代〕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鑒賞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但它帶有節日的氛圍。清明掃墓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一般在清明前七天至清明后三天之內。由于這期間又有寒食節,故兩個節日的活動就同時進行。宋呂希哲《歲時雜記》云:“清明節在寒食第二日,故節物樂事,皆為寒食所包。”除了掃墓外,還有游春、踏青、插柳、蕩秋千等。溫庭筠這首《清明日》就是寫人們在清明那天外出踏青的喜悅心情。
溫庭筠的詩以辭藻華麗、風格濃艷著稱,這首《清明日》短短四十個字,充滿了詩情畫意,其畫面之豐富多彩,在歷代一百余首清明詩中,沒有一首能夠超過它。
描寫清明的古詩詞句子摘抄篇2
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賞析
這一天正是清明節,詩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但是用來寫雨,卻是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種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傾盆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斷魂”呢?在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游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王孫公子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復雜的。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么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生了。怎么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里找個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頭的愁緒。于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的路呢?詩人在第三句里并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復,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里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只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詩里恰恰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了酒家,怎樣地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不管”了。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象,由讀者自去尋求領會。他只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并不負責導游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展開了一處遠比詩篇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余地。這就是藝術的“有余不盡”。
這才是詩人和我們讀者的共同享受,這才是藝術,這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長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于言外”。拿這首《清明》絕句來說,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 潮頂點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謂高 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余,索然興盡,而是余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
描寫清明的古詩詞句子摘抄篇3
1、紅深綠暗徑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溫庭筠《寒食日作》
2、正笙簫競渡,綺羅爭路。——吳文英《掃花游·西湖寒食》
3、山黛暝,塵波澹綠無痕。——吳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4、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夢桂《摸魚兒·記年時人人何處》
5、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仲殊《訴衷情·寒食》
6、乳燕飛來傍蓮幕,楊花欲雪,梨云如夢,又是清明暮。——高鶚《青玉案·絲絲香篆濃于霧》
7、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8、老慵雖省事,春誘尚多情。——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9、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10、蔥蒨松猶嫩,清明月漸圓。——歐陽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詠》
描寫清明的古詩詞句子摘抄篇4
1、鄉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2、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張繼《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3、山屏醉纈,連棹東西岸。——吳文英《瑞龍吟·德清清明競渡》
4、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云表《寒食詩》
5、酹入梅根,萬點啼痕暗樹。——吳文英《掃花游·西湖寒食》
6、碧草帶芳林,寒塘漲水深。——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7、嘆雨濡露潤,還思宰柏,風柔日媚,羞看飛花。——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8、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
9、東風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張泌《滿宮花·花正芳》
10、剛與病相宜,鎖窗薰繡衣。——納蘭性德《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描寫清明的古詩詞句子摘抄篇5
1、遇客踟躕立,尋花取次行。——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2、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時鬼。——邵謁《長安寒食》
3、鷺窺蘆箔水,鳥啄紙錢風。——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4、帝命守墳,王令修墓,男子正當如是邪。——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5、莫驚時節換,安分看如何。——張镃《寒食》
6、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7、窗中草色妬雞卵,盤上芹泥憎燕巢。——溫庭筠《寒食日作》
8、夜深微雨潤堤沙,香風萬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9、白衫眠古巷,紅索搭高枝。——王建《寒食》
10、細干柔條才數尺,千尋起自微因。——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描寫清明的古詩詞句子摘抄篇6
1、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門。——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2、冷空淡碧,帶翳柳輕云,護花深霧。——吳文英《掃花游·西湖寒食》
3、時霎清明,載花不過西園路。——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
4、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5、野店垂楊步,荒祠苦竹叢。——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6、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晴。——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7、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8、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9、莫辭吊枯骨,千載長如此。——邵謁《長安寒食》
10、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后。——李之儀《謝池春·殘寒銷盡》
描寫清明的古詩詞句子摘抄篇7
1、地僻人稀到,檐虛燕未過。——張镃《寒食》
2、江鄉時節逢寒食,花落未將春減色,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跡。——鄭剛中《寒食》
3、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4、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5、驟卷風埃,半掩長蛾翠嫵。——吳文英《掃花游·西湖寒食》
6、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7、雙縷繡盤金,平沙油壁侵。——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8、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喬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9、料得他鄉遇佳節,亦應懷抱暗凄然。——韓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園亭有懷》
10、回首西陵松柏路,腸斷也,結同心。——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