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古詩詞唯美摘抄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軾古詩詞唯美摘抄”,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蘇軾古詩詞唯美摘抄篇1
春宵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蘇軾古詩詞唯美摘抄篇2
上元侍宴蘇軾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云捧玉皇。
蘇軾古詩詞唯美摘抄篇3
花影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蘇軾古詩詞唯美摘抄篇4
守歲詩蘇軾
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
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蘇軾古詩詞唯美摘抄篇5
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軾古詩詞唯美摘抄篇6
儋耳蘇軾
霹靂收威暮雨開,獨憑欄檻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野老已歌豐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
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灰。
蘇軾古詩詞唯美摘抄篇7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里指明月。句意: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夠天長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過月光來傳遞思念。表達對遠方親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本句出自古詩《前赤壁賦》,此句是感嘆自己生命的短暫,以及人的渺小,借題發揮,以抒發自己被貶謫后內心的苦悶和對宇宙、人生的一種感悟。
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本句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非常:不平凡。明:明智。這兩句大意是:想要立下不平凡的功業的人,必須有了解人的明智。這兩句用于說明知人對于立大功的重要。
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寬。
本句選自:宋·蘇軾《策別第十》,大意是:要有所獲取,就一定要有所舍棄;要有所禁止,就一定要有所寬容。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本句選自蘇軾《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翻譯為:讀過的舊書要一遍遍的再去誦讀,讀熟了你就會自然而然的深思明了其中的意思。
蘇軾古詩詞唯美摘抄篇8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詩句出自蘇軾的《蝶戀花》,[譯文]慢慢的,墻里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句出自宋代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西子”即西施。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句出自北宋蘇軾的《題西林壁》,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詩句選自《惠崇春江晚景》,【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本句出自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的作品。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并將讀者帶入歷史的沉思之中,喚起人們對人生的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