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與背叛觀后感
仔細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時就需要思考如何將觀后感表達出來。在寫作之前,閱讀一些范文可能會有所幫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忠誠與背叛觀后感,僅供參考。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1)
《忠誠與背叛》這部電影演繹了一個在革命時期發生的故事。電影中的人物有忠誠于革命的,也有背叛了革命的。劇中的王荷波是一個為革命事業可以付出一切的英雄;而范阿根,林廣順等人則貪生怕死,好逸惡勞,成為了革命的背叛者,被所有人唾棄的人。
這部電影使我很有感觸。中國革命英雄們為了挽救中國,不惜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生命。但他們卻什么也沒帶走,什么也沒留下,默默地貢獻自己的力量。正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鮮艷的五星紅旗,是他們用熱血染成的',像征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這種精神讓我們的心中樹立起了革命先烈們的偉大形象。
這部電影也讓我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奮發圖強,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用所有的能力去報答革命先烈們的付出,建設好我們的祖國。而且,當今的社會發展迅速,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也非常優越,所以我們更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不為國家出力。
革命先烈們已經不在了,但他們的精神像種子一樣,播撒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要把這種子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讓革命精神永存我們心中。
在生活中,也有忠誠與背叛,在信念與誘惑的天平上,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念,將會被誘惑,你就將會成為一個被人唾棄的人。我們要堅守那份信念,將那份信念進行到底。
《忠誠與背叛》講述了“忠誠”與“背叛”,看完了這部電影后,我為王荷波的忠誠而感動,對范阿根的背叛而憤恨,王荷波的精神讓我敬佩,雖然這已成為歷史,但這種精神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每次想起,心中便波瀾起伏,升起一種敬畏之情。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2)
很久沒有看這樣的電影了,如果不是這次黨員活動,我或許也不會關注這部電影。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去簽到,但是觀看中,我還是深深的被我黨革命先烈的精神鼓舞,內心中那逝去的激情、斗志似乎重新又被點燃。總覺得心里有那么一股氣,在澎湃。原來想應付下任務的想法被我放棄了,還是自己親自寫下了這么點體會。
我黨先烈在那么嚴峻的白色恐怖中艱苦斗爭,獲得勝利。這樣的精神和斗志,捫心自問,我不及先烈的萬分之一。“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這句話在烈士王荷波的口中說出,不斷地回響在我的腦中。
革命先烈口中的“我們的事業”應該是指同白色恐怖的.斗爭,但“永遠存在的事業”應該是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上世紀20年代正是中華民族處于危難之中,生死存亡的一線之間。不斷有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尋找道路。國民黨建立的初衷也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且取得了先機。但是國民黨在和我黨的斗爭中,失去了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機會,由我黨帶領我們民族逐步實現了民族的復興。
縱觀建國后,我黨帶領我國在一片廢墟中,連一枚釘子都被稱為是“洋釘”的環境下,取得的一項項偉大事業,內心中對我黨的先烈產生由衷的敬佩之情。雖然在建國后,出現了各種曲折,但都最終被克服,中華民族還在不斷發展中。
近十年來,祖國的大發展,物質極大豐富,民族復興有望,發展再次出現了曲折。各種不穩定因素不斷積累。就像我們醫療工作一樣,醫患矛盾不斷激化,醫務工作者作為醫療工作的基石,不斷受到不理性的傷害,社會充斥著對醫務工作者的不理解,謾罵。這些現象不僅僅在醫療行業出現。這些曲折最終能否再次被克服?我抱著極大的期望。
人性向往著享樂,但是這些的取得必須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上。頂層設計,在《忠誠與背叛》中我們處處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我黨堅守的民族復興的大業尚未完成,我僅能成為我黨道路上的一顆石子,或許在我黨前進的方向上,或許遺棄在路旁。雖然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但是偉人仍掌握著歷史前進的步伐,期望著我黨能夠始終帶領我們民族實現復興。
“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3)
日前,市民政局組織觀看了《忠誠與背叛》這部電影,其講述的是一個以保持黨純潔性為主題的電影片,它真實再現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誕生歷程,反腐倡廉的重要保障,也是一部能夠集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為一體的片子,同樣能夠深刻的啟迪、感召人們內心的想法。
世界之大,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看完這部片子我的第一感受是,革命的成功是多少人的血與肉換來的,作為年輕一輩的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為維護國家的和平與安定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通過這次觀看電影學習,使我在思想上、意識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觀看這部片子后就我個人工作而言有很大的感受與心得體會。
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而反之過來,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脫離組織是不可靠的也是不可能的,而這個組織在這里指的就是你所任職的單位。而作為一名員工,要忠于自己的崗位、自己的事業,把企業文化滲透到自己的骨子里去。一木不成林,滴水可以成江河,這些淺顯的道理我們都懂。使我深刻的意識到了團隊的重要性、團隊的力量、團隊對于一個人的人生的影響。因此,我要將自己全身心的融入自己的崗位之中,為福彩的興旺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福彩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現在的人們生活的世界,社會不斷進步,知識也日新月異,如果不學習就會被社會所淘汰,更別談為社會做貢獻了。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增長見識,才能從學習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不斷提升自己,自己成長了,才能為企業發揮自己的力量。
看完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人無論做什么,都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就像王荷波為黨除反叛分子一樣,當他面臨死亡卻一點不害怕,私有輕于鴻毛重于泰山,能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光榮偉大的。而劇中有些革命人士在面臨敵方的言行拷打卻抵受不住,這也證實了心態不一樣,你做事情的態度就會不一樣,結果也會不一樣的。好的心態能讓你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情,讓自己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對每件事情力求精益求精,力求比領導期待的做得更好。
我們的單位為我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我對福彩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并且我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一致努力,福彩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我也絕對相信福彩可以讓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更充分的體現!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4)
在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觀看《忠誠與背叛》這一革命歷史題材影片顯得有特殊的意義。我平時不看電影,但是看完《忠誠與背叛》我的內心特別澎湃,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那個時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熱血所動容,被他們為了實現理想不犧牲一切的精神所感動。看完后我腦海里始終出現一個詞——“忠誠”。他們在對黨的絕對忠誠給予一種信念和力量,使他們在黑暗的環境下同兇殘的敵人做斗爭的時候沒有屈服,沒有妥協,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終相信勝利的曙光終將到來,讓我深受感動。這部電影主要是講述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的復雜歷史背景遺跡艱辛歷程,充分闡釋了始終保持和維護黨的純潔性的重大意義,謳歌了王荷波、楊匏安等黨的第一批紀檢干部不畏艱險、忠實履職,用生命和熱血去維護黨的純潔性的光輝事跡。
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過了很久不用擔心槍林彈雨的日子,我們學生黨員更是像溫室里的花朵。觀看《忠誠與背叛》將會很好的教育我們認真再次去認真思考入黨是為了什么?作為一名黨員我們必須做到什么?
影片中反復提到一句話,即“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是什么支持著王荷波、楊匏安那樣的黨員在當年敵人恐怖的殺害下甘愿冒著生命危險,也愿意舍棄家庭幸福,敢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共產黨的'生存和發展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些人當時都是社會精英了,想要一份有品質又安全的生活環境并不是很難的事,但是他們偏偏選擇了一條兇險萬分的人生道路,從事了一個注定不會顯赫一時的事業——為中國的民主獨立而奮斗終身。
現在,腐敗問題已經成了我們黨的一個嚴重問題,也正是因為這個問題導致很多人對中國共產黨的印象變得比較不堪。確實,現今有很多黨員們禁不起各種誘惑,在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之間的衡量中倒向了前者,忘記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與義務,成為黨員中的敗類。但是我們不能一味的去糾纏于這些已經變質的黨員,去放大追蹤他們的丑跡,因為他們已經不夠格稱之為黨員。我們應該看到不管在哪個時代,共產黨始終是一個先進的政黨,優秀黨員們實在太多,他們才是我們應該崇拜并且學習的對象。
感謝《忠誠與背叛》,讓我們在和平年代也可以如親歷般感受到黨在大革命時代不畏艱險為了革命英勇獻身的場景。感謝革命先烈們為我們帶來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感謝感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挽救中國人民于水火。我們新時期的黨員,應當發奮學習和工作,接過先烈們手中的精神火炬,致力于為人民服務,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5)
市紀委組織觀看了電影《忠誠與背叛》,影片講述的是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背叛革命的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眾,在嚴峻的形勢下,登報脫黨者有之,投敵叛變者有之,腐化墮落者也存在。為了維護黨的紀律,純潔黨員隊伍,加強黨內監督,成為當務之急。時任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的王荷波、中共廣東區監察委員會的楊匏安等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創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
《忠誠與背叛》通過真實感人的.故事、豐富生動的人物形象,譜寫了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十名監察委員忠于職守、為黨履職的光輝篇章,著力塑造了中央監察委員會第一任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楊匏安同志的英雄形象,熱情謳歌了老一輩紀監干部為黨的事業威武不屈、剛正不阿、忠于革命、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看完《忠誠與背叛》,我思緒頗多,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那個時代的青年的熱血和激情所動容,同時也在思考,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撐一個人,如王荷波、楊匏安那樣,在當年清黨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棄個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拋頭顱灑熱血的風險,無怨無悔的為一個黨派的生存和發展彈精竭慮,死而后已?正如影片中王荷波所說:“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也正是這群人放棄了權利名望地位財富,選擇了一條兇險萬分,環境惡劣的人生道路,從事了一個注定不會顯赫一時的事業——為中國富強民主獨立而奮斗,甚至獻出生命。
回望歷史,革命先烈為信仰而戰的真實場景歷歷在目,他們的偉大豐碑永遠矗立在我們心中。當前,作為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我們要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上,克難奮進,勇往直前;在權利和利益面前擺正位置,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爭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6)
6月25日下午,學校組織黨員同志觀看了《忠誠與背叛》這部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國民大革命時期,背叛革命的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勢力,發動四一二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與無辜民眾。在恐怖的屠殺政策下,已經發展到五萬多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公開脫黨者頻頻見諸報端,投敵叛變者屢屢出現。維護黨的紀律,純潔黨員隊伍,加強黨內監督,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當務之急。時任中國鐵路總工會書記的王荷波、中共廣東監察委員會的楊匏安等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最終創立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以及第一屆十名中央監察委員會忠于職守、為黨履職的英勇事跡。
在看《忠誠與背叛》的過程中,我的一顆心時刻被影片中那驚心動魄的場面所牽動著,感動于敵人槍火嚴刑下中共黨人的堅貞不屈;體會到當時形勢下黨的純潔性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佩服于親情、愛情下中共黨人和普通民眾的大義與大愛。在看到最后一幕的時候,那積蓄了很久的淚水終于奪眶而出,我的感情就像影片一樣達到了最高潮。
看完《忠誠與背叛》,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撐一個人,比如王荷波、楊匏安、何夢蘭、還有那位老母親,甘愿放棄個人利益、家庭幸福,無怨無悔為黨的事業殫精竭慮、死而后已?我想影片中出現頻率高的一句話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我想這就是一種鮮明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一種忠誠于事業的精神。即使明知我們的事業黯淡無光,道路坎坷,但從始至終都抱著一種革命必將勝利、事業必將輝煌的信念,從而義無反顧地為革命、事業奮斗,甚至獻出生命。
回望歷史,特別是對于一個學歷史、教歷史的青年黨員教師來說,中國歷史上革命先烈為革命事業而戰的真實場景更加的熟悉。秋收起義、紅軍長征、遵義會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等。或許,有人會說,現在是和平年代,已經不需要這種為革命事業獻身的英勇精神了,但我認為,那種忠誠于事業、擁有堅定信念的精神,我們時刻都應該具備。
作為新時代的一位黨員青年教師,我想我的事業有兩種:一種是我的教學事業,另一種就是我們的黨業。我想無論是哪一方面,我們都應該盡職盡守、堅定信念,為我們偉大的事業奉獻一生。
聯系到當前我們的形勢,在教師行業,面對空前的`工作壓力與負擔、以及社會上對教師的一些偏見,我們有些老師開始埋怨與動搖;在黨的事業當中,仍有一些黨員同志經受不住糖衣炮彈的襲擊而腐敗,社會對中國共產黨的不良評論屢屢出現等等。面對這些,我想《忠誠與背叛》這部電影給予了我們最好詮釋與指導,那就是做一名信念堅定、忠誠于事業的人吧!
具體的做法,其實我們都知道,關鍵是能不能堅持做到。如果親愛的朋友,當你要放松的時候,就想一想我們的革命先烈,堅定自己對事業的信念,然后整裝待發,大步前進吧!
這就是我觀看《忠誠與背叛》后的一些感想。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7)
很久都沒有到過電影院了,昨天和同事一起觀看了電影《忠誠與背叛》。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紀檢監察干部,總的感覺這是接受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的一次深刻洗禮,同時被王荷波、楊匏安等黨的紀檢監察干部的先驅們在面臨選擇時,放棄個人利益和家庭幸福,威武不屈、不畏艱險、剛直不阿、視死如歸、忠于革命、忠實履職,以生命和熱血捍衛黨的純潔性的崇高氣節和忠誠品格而深深地感染著。影片中多次引用的“我們的事業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起了我對“選擇”的進一步思考。
選擇是必須的。每個人不論生活在什么時代,也不論處于社會何階層;不論信奉何種信仰,也不論參與了何黨何派;不論對人生持何種態度,也不論其生命過程的長短,都必須在需要的時刻做出選擇。面對選擇而不做出“選擇”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只是就其選擇的具體內容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而言,有積極的和消極的、正確的和錯誤的、明智的和盲目的區分罷了。
選擇是經常的。人們或許只會記住類似高考后選擇什么樣的學校和專業;在茫茫人海中選擇與誰結為百年之好;是報考國家公職人員還是自主創業等人生重大的決定,其實,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選擇無處不在。不論是事關前途命運的重大選擇,還是生活中雞毛蒜皮的瑣事都面臨著選擇,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不一樣的選擇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選擇是不易的。正如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該買什么?面對五花八門的.廣告和巧舌如簧的營銷該相信誰?面對標準化考試中的多項選擇該選哪些備選答案?每個人都為選擇所累,每個人都在為選擇或喜或憂。雖然許多選擇只是個人圍繞生活做出的決定,但在很大程度上,這些選擇深受所處社會文化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所以,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選擇是多元的。當歷史的長河進入二十一世紀,當改革開放將我們帶入今天這樣一個價值取向發生深刻變革的時代,客觀上可選擇的機會增加了,正如我們可以選擇看電影還是看電視、錄像,選擇到普通醫院還是專科醫院就診就醫。主觀上做出選擇的心理動因更加趨于功利化,比如有的人選擇放棄社會公德和誠信,不顧他人的利益制假售假、坑蒙拐騙、損人利己。
無數革命先烈雖然遠離今天這個時代,但他們在面臨選擇時,義無反顧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壯舉永遠寫入了中共,他們的精神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投身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中。今天,同樣有許許多多的英雄模范為我們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給出了答案、做出了榜樣。浙江省杭州市“最美媽媽”吳菊萍、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最美教師”張麗莉、浙江省杭州市“最美司機”吳斌……當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急時刻,沒有選擇做一個旁觀者,更沒有選擇放棄和逃避,而是果敢地選擇了挺身而出、勇于擔當、舍己救人。我想,他們就是當年無數革命先烈那種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在生死抉擇的緊要關頭鎮定自若、視死如歸、正氣凜然、頂天立地的英雄化身。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所做出的選擇,才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做出選擇的價值方向,才使我們在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時候不再那么抽象。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8)
6月11日下午,局黨組組織全體黨員觀看了電影《忠誠與背叛》。我懷著久違的心情參加這一次集體組織的黨性活動,也讓久違的心情重新找回家屬于靈魂深入的感動。我期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
影片講述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老蔣背叛革命,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眾,在嚴峻的形勢下,出現了登報脫黨者,投敵叛變者,腐化墮落者。為了維護黨的紀律,純潔黨員隊伍,加強黨內監督,成為當務之急。時任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的王荷波、中共廣東區監察委員會的楊匏安等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創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在震撼心靈的《國際歌》的歌聲中喚醒了革命先驅的共同誓言和生死渡外的革命行動……
看著《忠誠與背叛》,我思緒頗多,一開始我就問自己,感覺現實生活中的人們,觀看這樣的影片是不是有點過時,特別是在物質豐富,一切向錢看,人心浮躁的當下,還能震憾人們的心靈?還能使人靈魂重歸于前嗎……我在問自己。盡管在影院空氣、音響等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我還是看完了電影。電影的整個情節盡管沒有感動我的內心,但被那個時代的青年的熱血和激情所動容,同時也在思考,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撐一個人,如王荷波、楊匏安那樣,在當年清黨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棄個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拋頭顱灑熱血的風險,無怨無悔的為一個黨派的生存和發展彈精竭慮,死而后已?正如影片中王荷波所說:“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也正是這群人放棄了權利名望地位財富,選擇了一條兇險萬分,環境惡劣的人生道路,從事了一個注定不會顯赫一時的事業——為中國富強民主獨立而奮斗,甚至獻出生命。我深深地知道,一個人要為了國家的、民族的、甚至是人類的利益要敢于犧牲一切的.時候,人的生命也就置之度外了,而且這種人生的態度始終為大眾擎起一盞心靈的明燈,成為我們世世代代所傳承,所追求所信仰的精神財富……
回望歷史,革命先烈為信仰而戰的真實場景歷歷在目,他們的偉大豐碑永遠矗立在我們心中。展望未來,我們不能等而視之,我們要立志高遠,不能動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旗幟和信念。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我們要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實事求是,克難奮進,勇往直前;在權利和利益面前擺正位置,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爭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9)
故事發生在一九二七年四月,中華大地腥風血雨,背叛革命的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眾。《忠誠與背叛》通過真實可信的歷史故事、豐富生動的電影畫面,展現了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楊匏安等紀檢戰線革命先驅,為忠于黨的事業、維護黨的純潔性,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英勇果敢的光輝形象。
整個電影無一夸張,甚至鏡頭都沒用到平行蒙太奇等的華麗鏡頭,樸素而大方。
通過這部電影,我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并不是那么容易而簡單的,他需要革命先輩用血來詮釋它的意義!為了黨的誕生,王荷波與中共廣東區監察委員會委員的`楊匏安等人,以中共五大代表的名義向大會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才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影片使我受益匪淺,懂了些許歷史,又明白了黨的不易。看到革命前輩為黨出生入死的時刻,我心里竟燃起了崇拜的又堅定的火焰!我崇拜他們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國家,奉獻給黨!我明白了我要做一個合格的黨員,就必須了解黨,尊敬黨,保護黨!
這步影片對于我的教育意義是深遠而凝重的,他使我了解的不僅僅是歷史知識,更讓我在人生的轉折點,樹立了堅強的信念。我的心中,又重新樹立起一個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10)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九二七年四月,中華大地腥風血雨,背叛革命的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眾。面對困境,共產黨內屢屢出現登報脫黨、投敵叛變、腐化墮落者,已經發展到五萬多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面臨嚴峻考驗,建立中共中央紀律檢查機構,加強監督、純潔組織,成為當務之急。時任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的王荷波,中共廣東區監察委員會委員的楊匏安等,以中共五大代表的名義向大會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誕生。
影片中有一句話被反復引用,而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這句話來自馬克思在中學畢業時一篇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文中這樣寫道:如果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出色的'詩人,但他決不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他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作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馬克思作為一個中學畢業生能夠有這樣高尚的思想和覺悟,而王荷波、楊匏安等烈士將革命作為自己的事業,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英勇果敢,甚至甘愿放棄個人利益,家庭幸福,甘愿拋頭顱撒熱血,為了黨的生存和發展無怨無悔,死而后已。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11)
紅巖井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一針針,一線線,含著熱淚繡紅旗,繡出一片新天地。這些不同的音節,不同的歌詞,不同的唱腔,都在引吭高歌同一個時代共同的唱腔共產黨人英勇不屈的精神,這種精神刻在紅巖這塊血紅血紅的豐碑上。紅巖讓我再次觸摸到那片血染的土地,聆聽那沖云霄驚風雷的吶喊。
讀罷《忠誠與背叛》,再領紅巖之魂。全書描寫的是山城重慶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務機關的殘酷壓迫,但是他們不畏強敵,在監獄中與敵人進行了不懈的斗爭。他們雖大部分人犧牲在敵人無情的屠殺下,但他們的精神激勵其他革命同志堅持走革命道路
紅巖精神是一種延續,更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每每讀到無數大義凜然的中國共產黨員前赴后繼,用生命捍衛黨的尊嚴和機密時,總是內心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我仿佛又一次看到了江姐們。
1949年11月27日,王樸烈士在踏上革命之路后,他的母親金永華變賣田產,籌集2014兩黃金支持兒子的革命工作。解放后,當組織上要歸還他的財物時,這位偉大的母親拒絕了。劉國志烈士寧愿放棄赴美留學,也絕不在脫黨申明上簽字,直到11.27大屠殺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鋼鐵的意志,點燃了迎接曙光的火炬!
《忠誠與背叛》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是忠誠于黨,是對黨的絕對忠誠給予了他們堅定的信念和無比的力量,使他們在最黑暗的環境下同最兇殘的敵人作斗爭時沒有屈服,沒有妥協,一如既往的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終相信勝利的曙光終將到來。忠誠于黨,第一要高舉旗幟,堅定信仰。在忠誠與背叛的天平上,可以稱出一個人靈魂的重量。在生死抉擇的牢獄之中,可以檢驗出理想信念的真假虛實。忠誠于黨,第二要奮發進取,恪盡職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檢驗忠誠的重要標尺。
愿再讀《忠誠與背叛》,每次都能受其洗禮,領悟忠誠,踐行忠誠。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12)
忠誠與背叛抉擇之時,你會選擇哪一個?也許你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摒棄后者。但在生與死面前,在富貴與清貧面前,在危險與安逸面前,你會堅守如一,不懼犧牲嗎?你會戰勝心魔,忠誠至上嗎?
電影《忠誠與背叛》通過真實可感的故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譜寫了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十名監察委員忠于職守、為黨履職的光輝篇章,著力塑造了中央監察委員會第一任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楊匏安的英雄形象,熱情謳歌了老一輩黨的紀監干部威武不屈、剛正不阿、忠于革命、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對于我們的教師來說,說到堅守,可能大家會馬上想到堅守在農村和偏遠山區的教師們!然而,當我們將堅守的含義再定的寬泛些,將目光再放得近些,放到身邊,作為教師,我們也要堅守教育的信念。
作為教師,我們有教書育人的責任,堅守持之以恒的責任心對待工作。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挫折。有時,全心全意地付出許多時間,花了很大力氣輔導的同學,學習成績卻一籌莫展。我們都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再掘一步,便得黃金”的道理,經常教育學生學習上要學會堅持,可有時我自己卻沉不住氣了,灰心,失望,工作積極性下降,少了堅持的力量。提高學生的素質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教育不能急于求成。所以我們要更加堅信搞好教學工作在于持之以恒,堅持不懈。責任,是教師之本職。
作為一名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堅守自己的'教育崗位,堅守自己的教育理想,要始終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教育的實際出發,因時制宜、突出重點,從本職工作做起,從具體工作入手,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立足崗位,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為教育事業作出一份貢獻!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13)
影片中反復出現的“我們的事業并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成為共產黨人不變的信念,也成為了他們革命的動力。王荷波、楊匏安,這些中國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反動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棄個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拋頭顱撒熱血的風險,無怨無悔的為一個中國共產但的生存和發展殫精竭慮,為中國的富強民主獨立而奮斗,甚至獻身。但在歌頌這些忠誠的`共產黨人的同時,也展現了那些意志不夠堅定的人,在金錢誘惑和酷刑的脅迫下選擇背叛。他們背叛了黨,背叛了人民,給組織帶來重大的損失,給革命帶來前進的困難。這些雖然也存在于歷史之中,但始終是掛在了恥辱柱上。
《忠誠與背叛》告訴我們革命先人用鮮血警示我們忠誠的重要性。在和平年代,在金錢、地位等誘惑面前我們更應該永葆忠誠,甘于平凡。無論是發展順利的大道上,還是在有再多坎坷的前進途中,我們都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保持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高尚情操,先輩的付出我們也要用我們的進步來回報。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接過革命先烈的精神火種,讓它繼續發光發熱,閃耀獨特的光芒!
在教育戰線上,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更要樂于奉獻,為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做出自己的努力!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一絲不茍,真誠耐心地對待每一位需要我幫助的學生,愛心奉獻給每一位學生,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拓展自己的知識,忠誠于教育工作,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每一天!牢記人民賦予我們的偉大的使命,做“春蠶”“紅燭”,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塑師德,鑄師魂,揚師風!
忠誠與背叛觀后感(精選篇14)
從小時候,就在青少年宮看過紅巖魂的宣傳活動。時隔今日,電影《忠誠與背叛》的上映,再次喚醒內心對祖國的偉大革命事業的深切感悟。這部電影既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又是一部保持黨的純潔性的生動教材。李新華強調,要將開展保持黨的純潔性學習教育活動與全市第13個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認真組織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班子成員觀看中紀委制作的警示教育片,收看省紀委和市紀委舉辦的廉政文藝晚會,推動宣教月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引導黨員干部始終保持思想純潔、隊伍純潔、作風純潔、清正廉潔,推動荊州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向紅巖致敬,這個電影,故事不是那么完整,卻在我內心中,猶如星火燎原之勢,把我內心對歷史的熱情喚醒了,同時把歷史很沉重的內涵重新的進行了挖掘。在這個作品里我們會發現,銜接緊湊的故事的文學性跟其他形式作品的文學性相比,有更大的文學的力量。作品中,關于英雄本身,除了他們的信仰和堅強,我特別喜歡作者對英雄人物詩性的感覺。在監獄里,他們朗誦詩,也寫了那么多的詩。他們是革命家,是英雄,也是詩人。
而如今正在進行中的反腐倡廉、治庸問責、各業糾風行動,也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堅持著。為的,就是讓祖國和諧的保持高速發展進步。為了中國的獨立富強民主,我們需要這樣忠誠職責忠誠人民的人。為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個事業必將永遠存在。這個事業不以政權的`更迭為改變,不因政黨的存廢而轉移,不為金錢權勢地位所動搖。誰為了廣大民眾的利益犧牲小我,誰就能夠贏得民眾的支持。誰以這個事業為最高追求,誰將永遠存在于世界和民眾心中。關于忠誠和背叛的反思,是居安思危的警鐘,更是堅定信心,一往無前的精神支撐。
我作為一名工作積極分子,要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的重要精神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自律意識,做遵紀守法的模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理論學習,克服自身的缺點和不足,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和政治素養,及時提供領導所需的相關數據資料,繼續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