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觀后感50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提高人們的交流能力。那要怎么寫《西游記》觀后感500字呢?這里提供一些《西游記》觀后感5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西游記》觀后感500字篇1
我從小就喜歡書,因為書給了我們快樂,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啟迪……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西游記》這本書主要講述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后取得真經的故事。書中描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一心向佛的唐僧,有神通廣大、降妖除魔的孫悟空,有老實忠誠、默默無聞的沙和尚,有好吃貪睡、貪生怕死得得豬八戒等。我最喜歡的`人就是孫悟空了,為什么呢?因為他神通廣大、降妖除魔,有火眼金晴和金箍棒,會七十二般變化,能騰云駕霧,而且一個跟頭能翻出十萬八千里。
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打白骨精片段,說的是白骨精想吃唐僧的肉,就變成了一個漂亮的姑娘想要接近唐僧,被孫悟空識破了,她又變成了老婆婆和老爺爺,可還是逃不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師傅卻誤會他連傷三條人命,不但念緊箍咒懲罰他,還要把他趕走。白骨精一看有機可乘,抓走了唐僧,唐僧這才明白錯怪了孫悟空。孫悟空被逼回花果山,但他得知師傅被抓的消息,立即趕回去救了唐僧。唐僧安全了,知道誤會了孫悟空,感到很后悔。師徒終于言歸于好又重新踏上了取經的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支堅強團隊,終于戰勝了九九八十一個磨難,取得了真經。
讀了這本書,我不僅被他們師徒不畏艱險、一心向佛的精神所感動,也使我懂得了不少道理。在學習上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在生活中要明辨是非,持之以恒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西游記》觀后感500字篇2
《西游記》是我們學校小學必讀的書,所以我就到書店買了一本來看。沒想到一看就上癮了。里面的人物被作者寫得栩栩如生,讓讀者可以想象到當時的畫面。
我最喜歡《三打白骨精》這一個故事了。白骨精的陰謀詭計都被孫悟空看破了,覺得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很厲害。可唐僧竟然以為孫悟空錯打了好人,要趕孫悟空走。可如果不是孫悟空的話,唐僧都不知道已經死了多少次了,唐僧真是把孫悟空的好心當做了驢肝肺。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因此孫悟空就被唐僧趕回了花果山,真是為孫悟空感到悲哀。好心好意幫唐僧除妖,還被趕出了師門,真是太委屈了。看到這里,我就覺得唐僧肉眼凡胎,根本不值得孫悟空這樣保護,但孫悟空還是想一心一意的跟著唐僧。在唐僧危難的時候趕回來救唐僧,不會因為唐僧的誤解而恨唐僧。看到這里,我真的很佩服孫悟空的寬大胸襟。被人這么誤會也還會原諒唐僧。我想,要是我,我應該不會再管唐僧的死活了,誰讓他當初那么狠心的把我趕走呢?被妖怪害死也是死有余辜。跟我根本沒關系。可是孫悟空卻又回去救當初把他趕走的師父。我覺得我也應該學習孫悟空知恩圖報的精神。不要因為一些挑撥離間的事而去輕易的恨一個人。
而唐僧也真是太固執了,根本不同孫悟空的解釋。《西游記》這本書就是通過一些故事來啟發我們一些事,這本書對我的幫助真的很大。
《西游記》觀后感500字篇3
這本書的的作者是羅貫史中,他寫的《西游記》是講述齊天大圣孫悟空不平凡的出生,和在花果山上、水簾洞的生活,后來,與師父唐三藏、師兄弟豬八戒、沙悟凈展開了前往西天取經的艱難旅程。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章節是第二回—三星洞訪仙學道,這雖然是個短短的小章節,但是這突顯了孫悟空的聰明伶俐,他竟然能知道菩提祖師給他的暗語,真是讓人佩服不已,然后讓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和其它通天的本領。還有第二十三回—唐僧八戒飲水懷胎,這是在女兒過國發生的件事,只要喝了那河水便會懷孕,不論是男是女都會生的,八戒的一句話:“我的媽呀!”堪稱一絕,讓我不禁捧腹大笑,幸好,后來悟空和悟凈兩人到了解陽山,和如意真仙大打一戰后,拿到了泉水,這才消除了胎氣。
《西游記》真不愧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引得了多數人的喜愛,這本書的毎一個章節都有許多不同的驚奇的冒險,讓人不由自主的一頁一頁地看下去。雖然大家都認為孫悟空的法力高強,但我認為西天取經并非他一個人的功勞,不管怎么說,西游記真的很好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這本書有很多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如:孫悟空的正義大膽、沙僧的心地善良等等,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西游記》觀后感500字篇4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這個故事。
文中講述了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去西天取經,最終取得真經的事情。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師徒四人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取經路上,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他們都能夠想辦法解決。“歷經坎坷,不改初心”的精神是值得多少人學習呀!每當讀到這本書或是看到這部電視劇,都會讓我想到我自己。
生活中我是一個非常害怕困難的人,無論做任何事情我都會想到退縮或者躲避。而每到這時候,《西游記》總會讓我重新堅持下去。尤其那次畫畫的經歷,著實讓我記憶猶新。
由于我從小就喜歡畫畫,所以報了一個繪畫班。只不過上課中的我總是愛走思,因此并沒有聽到老師具體留了什么作業,只知道是要畫一幅畫。回到家后,我看著那空蕩蕩的畫本,著實不想畫下去。心想:反正也沒有認真聽,不如就不畫了,就這樣吧。就在這時無意中的一個抬頭,我看到了《西游記》這本書。頓時心中一種慚愧感油然而生,我想到了,他們師徒四人都可以戰勝那么多的困難,最后取得真經,而我為什么又要退縮,放棄呢?這么想著我把作業重新拿了出來,很是認真的,一筆一畫的畫著。很快作業就畫完了,我想:下次可不能這樣了,一定要認真聽老師講課。不過雖然這次畫得不好,但還是堅持了下來,并沒有半途而廢,看著自己的畫作我仍舊很開心。
《西游記》告訴我,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勇敢面對,堅持下去,只有堅持不懈,哪怕做得不好也一定會成功的!
《西游記》觀后感500字篇5
最近電視每天都在放《西游記》,我還百看不厭,于是我翻開《西游記》。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盡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盡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西游記》觀后感500字篇6
《西游記》不僅在中國熱播,而且受到世界各國小朋友的喜愛和點贊。吳承恩這部古典神話小說,顯示了他大膽而豐富的想象力,是人們喜歡的原因之一。大家知道,想象是人最寶貴的思維能力,它不僅能發現人類歷史前行的軌跡,還能成就我們的未來。我們何不用聰明的腦袋去改變、創造這個世界呢?
一說到《西游記》,我頓時想到了其中各種鮮活的人物,七十二般變化的孫悟空,懶惰貪吃的豬八戒,各顯神通的神仙妖魔,都是那么的姿態萬千,栩栩如生。
《西游記》以孫悟空為主角,展現他與師弟八戒和沙僧一起保護師父唐僧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回真經的故事。沒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小困難,很多人會退宿不前,那么,你是否屬于這類人呢?記得我第一次學溜冰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次摔在了路上,就像一個醉漢,東倒西歪,很難保持平衡。當我摔了第十六次的時候,我索性想不學了,可我突然間想到了《西游記》里的唐僧師徒,他們一路降妖除魔,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在他們面前,我是那么的渺小。想到這兒,我又重新站了起來,向更多未知的困難發起挑戰。
《西游記》,讓我知道了怎樣面對生活,讓我知道了人生的哲學道理,讓我擁有了無限的勇氣和力量。讓我們走進徇麗多彩的神魔世界,尋找“敢問路在何方”的豪情與斗志。
《西游記》觀后感500字篇7
小時候,最喜歡看電視里的.《西游記》,看了幾乎不下十遍,至今還愛看,這個寒假,我看了吳承恩寫的《西游記》,不覺感嘆萬分! 漫漫長路,多年跋涉,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為的是普度眾生。
在《西游記》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有七十二變化。在西天取經路上,悟空付出了很多,他不僅本領高強,而且機智聰明,隨機應變。當師傅落入敵手,他總是與敵人周旋,其中的坎坷都一一化解,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盡管豬八戒給大家的印象不太好,但我還是要為聲“冤”,首先是錯投了豬胎,變得人不人,豬不豬的,到哪都嚇人,盡管老豬本性貪婪好色,但他在西天取經路上幫助悟空降妖除怪,出了不少力,他吃苦耐勞,善良正直(有時還愛貪點小便宜)。
在西天取經路上,沙僧肩挑旦扛的身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上,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師傅,陪師傅打坐念經,任勞任怨。
唐三藏是取經人的核心,本著一顆慈悲之心,他經歷了14年,風餐露宿,任何磨難都無法打倒他西天取經的決心。
唐僧師徒不畏千辛萬苦,歷經種磨難依舊不放棄,直到取得真經。
奔流的河,如果沒有暗礁的阻擋,就無法激起迷人的浪花;羽毛豐滿的小鷹,如果沒有暴風雨的搏擊,就無法實現展翅高飛的自由;人的一生,注定要經歷風雨的洗禮,才能“長大”。
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而苦就是磨難的滋味,只有品嘗過“苦”,享受“甜”時,才更有滋味,只有品嘗了人生五味,什么才更有意義。
《西游記》觀后感500字篇8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西游記》這本書,書中告訴我們要知難而進,這讓我深受啟發。
《西游記》是一部體現中華民族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古代神話小說。作者展開豐富、奇特的想象,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到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毫不退縮,知難而進。
在經過盤絲洞的途中,蜘蛛精們把唐僧、豬八戒、沙僧三人抓去,孫悟空便變成了一只小蟲子飛進去后變回來,他不顧自己的安危,把唐僧三人救了出來。而在經過白骨洞的時候,白骨精三次變成人來迷惑唐僧,但都被悟空一一識破,將其打死,但被唐僧誤解,被趕走。后來唐僧遇難,孫悟空得知,便馬上趕了回來。在經過女兒國的時候,因為女兒國公主喜歡唐僧,便讓唐僧留下做國王。可唐僧卻推辭,走上一次比一次更艱難的取經之路。
因為唐僧師徒四人知難而進,才取得了成功,生活中也是這樣。有一次,我學騎自行車,因為我摔了數不盡的跟頭,我便想放棄。但是后來想想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都絲毫不退縮。我這點又算什么。我便繼續騎,終于學會了。
這就是我讀了《西游記》的感想:成功在于知難而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