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將個人感受,思考分享給他人,通過交流來得到更多的反饋和啟示。什么樣的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1
看完《建國大業》我承認對我是有所觸動的,這種觸動不是僅僅是因為新政權的建立的不易,因為從小到大,我們長在紅旗之下,已經太熟悉這個過程了,真正叫我感動的是影片對于我們曾經一定要蔑視的“蔣家王朝”有一種新的感情,這種感情或許就是易中天先生所說的歷史的同情心吧。而這種同情心我認為是非常可貴的,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史觀的進步,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六十年前接替中華民國的新政府的終于有了一點自信,希望這種自信不斷發揚光大,因為這個自信是言路廣開、民主進步的基礎。
每個觀影者的人生經歷和歷史認知角度不同,可能會懷著不同的心態去看待本片和片中出現的歷史人物,在個人感情上可以有好惡,但是放到整個歷史中和民族中,則應該有一種同情心。對于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發生,應該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看待,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是與非。主席固然偉大,固然在政治上是個勝利者,但是他付出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代價,這種慘痛是常人所難以承受的,到了晚年又遭遇接班人背叛和革命失敗的打擊,當歷史還 原其為常人,從神壇走下的主席亦是一個值得同情的人物;蔣介石敗走臺灣,王圖霸業,毀于一旦,無疑是個失敗者,當我們在《建國大業》中看到他無奈地離開歷史的舞臺中央時,固然有一種惆悵和同情,但是他晚年在臺灣過得也算安穩,沒有遭受精神上的大起大落,但從人的角度上講,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福氣呢?當我們剝離了歷史的面紗,把他們當做凡人看待時,他們亦如鄰家老翁一般有著各自的喜怒哀樂和優缺點,顯得無比親近,我想這是《建國大業》所能帶給我們更值得感受的東西。
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從縮小的人的個體的角度上看,誰又能是真正的成功者呢?恐怕很難說得清楚,落敗者櫛風沐雨憂心勞力,勝利者亦浴血沙場白骨累累。身前的治世之雄圖和家國之夢想,換來譽滿天下的同時又伴隨著謗滿天下,末了,都是一抔黃土掩盡風流。我想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電影《建國大業》還 承載著大陸方面對臺灣方面的示好之意,六十年風雨滄桑,是非恩怨欲說還 休,而老百姓真正盼望的是國泰民安,安心生活。如國共兩黨,互泯恩仇,兵戎不再,則是蒼生之幸,若海峽兩岸,和平共處,共謀發展,則是民族之幸。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2
《建國大業》作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大片,其拍攝和開映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熱議?!督▏髽I》高唱主旋律,歷史味厚重,具有現實教育意義,觀后主要有以下幾點感想。
感想之一:是一部很好的國情教育片。讓人們重溫了一段重要歷史,明白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把中國共產黨推上政治舞臺的領導地位。新中國60年的發展成就,讓我們更加堅信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新勝利。也讓人們進一步了解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創立過程。通過新中國成立60年政黨制度的實踐證明,使我們認識到這項制度堅持的好,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推進就越順利,取得的成就就越大,人民得到的實惠就越多。
感想之二:是一部很好的黨風教育片。毛主席在60年前,也就是毛主席風趣地說“進京趕考”前,在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就語重心長地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辛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是一個偉大領袖的睿智和清醒,這是一位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的遠見卓識,這是一位看透歷史興亡更替規律的哲人的警語!
作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大片-----《建國大業》,再一次提醒每一位共產黨人應該銘記“兩個務必”,其蘊意深遠。
感想之三:是一部很好的黨的統一戰線史教育片。毛主席1947年12月在總結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時指出:“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要勝利,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這個統一戰線還必須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的領導之下。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的領導,任何革命統一戰線也是不能勝利的”。這是每位共產黨員,特別是統戰工作者要始終樹立和堅持的政治意識。
感想之四: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風貌。影片向人們展示了中共黨內民主作風和中共與民主黨派間的合作關系,建立各民主黨派共同參加的民主聯合政府,實現了中共的號召和承諾,開創了中國民主政治的新貌,使人們認識到中國共產黨致力于團結和爭取一切民主政治力量的根本所在。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學史明理,溫故知新。此類影片無需追求高票房,重在讓人們受到一些教育,懂得一些道理。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3
“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是影片《建國大業》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它標志著中國將逐步走入富強。
昨日,我去電影院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影片講述了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影片向我們展示了許多愛國人士的風采,其中毛主席和周總理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
影片中,毛主席常常因為戰事而徹夜不眠,每當有主要戰役的戰報還沒有傳到時,他總會跑到屋頂上凝望遠處,期望搜尋得到一點象征著勝利的標志。其中有一個鏡頭很有意思:在得知國門的反動派的55萬大軍被紅軍全部吞噬掉后,中央領導們擺酒席慶賀,毛主席喝醉酒后倚靠在床上,酣然入夢。在平時因為牽掛戰事而難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我的軍隊大勝而不由得酣然入夢,這樣的人領導的軍隊不取得成功還有誰會成功呢毛主席也時時刻刻以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革命的目標,心中始終是在為人民著想。正是由于毛主席這種為民的精神以及尤為強烈的 職責感,才訓練出來不貪民眾一分利的紅軍,才會打敗獨裁的蔣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國。
還有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就是周總理,周總理是個令整個紅軍隊伍都敬愛的一位領導,他的和藹可親在隊伍里是出了名的,他經常到最基層的紅軍部隊去做動員工作。可是在建國大業中,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周總理。在得知韓玉祥將軍因為共產黨的邀請被國民黨的特務殺害后,他十分憤怒,把所有的關于這件事的負責人都叫到了他的辦公室里,狠狠地把他們給罵了一通,直到毛主席來了,它才控制住自我的情緒。可是這絲毫沒有損壞他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讓我們讓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了這位偉人,一位和藹可親,有職責心,對待工作兢兢業業的偉人!
此外,影片中還為我們塑造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壯志難酬的蔣經國,心系人民的張瀾,甚至是陰險狡詐的李宗仁,都為我們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當然,值得我們尊敬和銘記的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領導人,小到最基層的群眾,戰士,只要是在解放中國的戰爭中為民族獨立流過血和汗的,都應成為我們尊敬與銘記的對象,他們的名字應當被世代傳唱!
如今,中國已經變得富強了。可是我們也不能忘記過去那段屈辱的歷史,我們還是要努力學習,有朝一日該為民族奮斗,該為人民奮斗的就是我們這一輩的人了,所以,我們要時刻做好準備,為中華民族而奮斗!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4
十月一日放假期間,我無意中發現了一部抗日影片,名字叫做《建國大業》??戳艘院罅钗沂芤娣藴\?!督▏髽I》講的是共產黨為了與國民黨抗戰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新中國的成立也有很多人做出了犧牲,比如,1946年10日,李先生被國民黨暗殺了,聞一多先生為李先生的死而感到憤怒,他當眾說:“李先生到底做了什么事被暗殺,他不過就是拿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已。”從此,聞一多先生就成了國民黨的眼中釘,肉中刺。不料,聞一多先生當晚就被暗殺??吹竭@里,我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心里有充滿了惋惜。
經過不懈的努力,新中國終于成立了,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飄揚。人們的歡呼聲,鞭炮聲充斥了整片天空。毛主席在天安門廣場上說了一段慷慨的演講。此時,我的心情既興奮又激動。新中國終于成立了!新中國終于有立足的地方了!
看了這部影片,我懂得了建立新中國是多么的不易,明白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前輩的血換來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5
最近看了《建軍大業》,胸口滾燙,握緊雙拳!作為一個中國人,每一段歷史都應牢記在心!
無論過往成功或失敗,此刻開始,從零開始,當勇士!
每一場硬仗,都要全力以赴!
幾場硬仗,比如南昌起義、三河壩大決戰,每一場都驚心動魄,每一場都讓人感嘆指揮將領的滔天謀略,對將士們視死如歸的精神五體投地。在影院里,感同身受,驚嘆眼神堅毅背后的內心堅定,下一刻,我就要抗槍上場橫掃敵人的千軍萬馬。
這是一次修煉也是一場磨礪,對于敵情的考量也是對自己的挑戰。球場如戰場,每一次比賽,無人預料結果,也無人知道90分鐘內會出現何種錯綜復雜的情況。作為一名披甲上陣的戰士,你的選擇,只有全力以赴。
一個有信仰的人,才能組建一支有信仰的軍隊!
“要創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軍隊!”當我聽到這句話時,胸腔熱血,雙拳緊握。在三河壩決戰大軍撤退的畏難之際,需要死鐵部隊掩護。三萬敵軍壓境,這些年輕的生命毫無懼色,“當勇士,不要當烈士!”成為每一個人年輕戰士的信仰,你看,蔡晴川的眼睛里有光有血性!即使身中幾槍,但仍要跨過戰壕,點燃引爆器。以蔡晴川為首的掩護軍隊,無法稱為勇敢,而是孤勇!
生死的較量、大我與小我的權衡,這些年輕卻飽受征戰的命運,倘若沒有堅毅的靈魂和信仰,如何成為一支勢不可擋的雄獅部隊?
剛開始比賽的那幾年,得失心很重,會在意每一個球的得失。但現在深感,比賽結果固然重要,但無論輸贏,我們對于足球的信仰沒有輸贏得失。
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和比賽中,汗水、淚水、血水,凝結在一起加深和兄弟們在一起并肩作戰的決心。是在心里大聲吶喊:“我不認輸!”的體育精神!
不能讓任何一個人倒下!
賀龍帶領的部隊要端了敵人的老窩。拿著炸藥包的小戰士在槍林彈雨中倒下,炸藥包也隨之掉落在地上。幾乎在同時,另一位小戰士火速搶救起炸藥包朝老窩的方向狂奔而去,我疾呼過癮。
炸藥包存在的意義是直搗黃龍,那在他為完成使命前,他便不會也不應該在任何一個地方爆炸。這是使命!是所有人為之努力的方向。
“一個人倒下了,千千萬萬的人站起來!”
我們告別了生死的戰場,但在球場上一爭高下,賀龍的炸藥包,我們的那顆球!
炸彈爆炸前,不能讓任何一個人倒下!
每一場比賽結束,無論輸贏,都是磨礪!于我而言,下一場,一切從零開始!
我們球場見!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6
23日晚,市環保局組織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這是一部給建國60周年獻禮的好作品,講述了從抗戰結束到新中國建立的這段歷史。新中國成立是那么來之不易,當影片演到革命黨人聞一多被國民黨暗殺時,那槍聲來的是那么突然,不只是聞先生沒有想到,也同樣出乎在座觀眾的預料。
國民黨為了維護自己的獨裁統治,迫害了那么多共產黨人和民主進步人士。手段卑劣殘忍,令人發指。在記住歷史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印象最深的是窮途末路的蔣介石對蔣經國說,腐敗已經長到了國民黨的骨頭里,要反腐敗,可是現在,反,則亡國,不反,則亡黨。
當年建立新中國,真是無數人的鮮血鋪的路。共產黨在當年可以迅速的獲得各黨派人士的支持,奪取政權,應該說還是民心所向!60年過去了,看著夜幕下霓虹閃爍,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的城市,不知道如果當年他們都還在,會是種怎么樣的心情?看完建國大業,想到的是,國家的進步,言論的進步。建國大業是兩條主線,蔣中正和毛澤東,沒有一再的去詆毀敗的那方是如何的背信棄義,如何的奸猾狡詐,也沒有再洗腦式的宣揚我方如何正義凌然,民之所向。反而我看到了一個演的十分出彩的蔣中正,和劇中我認為最亮點的陳坤的蔣經國。政治斗爭始終是殘酷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國民黨敗就敗在內部,敗在了國民黨自己人的手上。建國大業確切的說講的是,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是如何召開的,毛澤東等人是如何取得民主的。毛澤東請到了國內各民主黨派人士,名正言順,堂堂正正;而蔣中正自立為王,不得民心。
淮海戰役勝利之后,彭德懷,周恩來等人,唱著《國際歌》,流下了眼淚,英特納雄爾,就一定要實現。鏡頭轉向了毛澤東的一雙兒女,他們用無知的眼光觀察著世界,不解著他們的叔叔為什么唱著歌,喝著酒,就抱著頭哭了起來。在北平檢閱軍隊時,劉燁扮演的紅軍老戰士說,僅代表活著的死了的紅軍老戰士,向毛委員長致敬。毛澤東回想起了抗戰,內戰的場景,落下了淚。是我們的祖先,用鮮血換來的勝利啊,五星紅旗,就是用血染成的啊!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時刻提醒自己要踏實,勤奮,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新形勢下為環保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讓中國的明天更加美好!
愿中國欣欣向榮,繁榮昌盛,永遠像巨人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7
《建國大業》這部影片,我是懷著期盼和崇敬的情緒看完的。
這部影片,講述了1945年開始到1949年偉大祖國解放之前的幾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當然,作為一個中國人,對這段內戰的歷史不可能不了解,但是當那些情景再次出此刻眼前時,自我還是不由得不心潮澎湃,不由得不激動。當看到革命黨人在解放前夕被國民黨蔣介石殘酷殺害時,我既痛恨蔣介石的殘忍和沒有人性,又為革命黨人惋惜,完美的新生活就在他們的眼前,他們卻被無情的奪去了生命,他們沒能享受到,自我用不折不撓的、舍生忘死的斗爭換來的勝利。也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革命烈士,在當時那個年代,執著的堅持真理、堅持追求自我向往的共產主義、堅持為了全中國人民的解放而不惜一切的犧牲精神,才打敗了蔣家王朝,才建立了新中國,才為中國人民換來了自在的幸福生活。
革命前輩們為了革命的勝利,即實現自我的信仰——為中國人民求得解放。在與敵人斗爭時,表現出的大智大勇、表現出的堅定和堅韌、表現出的無畏的犧牲精神,無時不刻不在感染著我。
不一樣的時代,造就不一樣的英模。建國以來,我們在共產黨的一代代英明領袖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地發展、強大自我的祖國,不斷地改善人民的生活、生產、學習、休閑娛樂環境。祖國在發展,人民在進步,社會在和諧,精神、物質雙豐收。我是時代的寵兒,生長在祖國媽媽的懷抱里,享受著烈士們用獻血換來的幸福生活,學習、運用著現代社會的知識、技術,為此刻中國的小學教育做著自我的貢獻。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飲水思源,《建國大業》這部影片再一次為我敲響警鐘,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更要珍惜這天,志在明天。熱愛學生、熱愛教育工作,在工作中靈活的運用教育教學手段,力求做到全心全意的為祖國的下一代服務。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8
“抹去歲月厚厚的封塵,一幅幅一幀幀不能忘記的畫面,引領我默默的前行。追尋我生命的那份純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追尋那屬于我們那份無悔忠貞。我苦苦追尋那人世間的大愛無疆,大道無垠。”老一輩的革命人,也許就像這個詞中所述的那樣,在大陸上苦苦追尋救國救民的方法。就這樣,中國共產黨就這樣成立了。
嘉興紅船之上傳來低沉的《國際歌》,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我坐在電視前看到這一幕不禁熱淚盈眶,“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他們真的做到了!老一輩共產黨人讓我們著著實實感動了!整部電影從1911年寫起,孫中山任民國大總統。到最后中國的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這段歷史,是讓我震撼。一開始出現,清朝幾百年的統治土崩瓦解。多么開心啊!封建社會崩潰是必然的。歷史的進步也是必然的。按照孫文先生的話來說:“結束王朝,停止戰爭,走向共和,皆可讓。”但是,我們也看到了最后的皇帝,最后的太后,他們也有不舍。最后的一道圣旨,小德張的宣旨聲中,沖齡之年繼位,在朝堂之上還想玩蛐蛐。他只是個孩子。隆裕太后的一句“因為你是皇上”,加上濃妝之上的兩行清淚。她是一個悲哀的女人!這世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哀。
袁世凱繼位,不得不說這是一場鬧劇。封建王朝已是一捧碎土了,現在,在想著把他們組起,后果只有一個,被人民的洪流沖垮。許多人終于明白了自由的重要。一位位滿腔熱血的愛國青年投入洪流。湖南的同學決定去法國;中國首次以戰勝國的身份進入巴黎的和會;毛澤東,楊開慧都在李大釗的文章的影響下,認識到了共產主義,也就是“庶民的力量”;學生們形成愛國的洪流,展開了五四運動;毛澤東同志在湖南展開了驅張運動……青年的力量如此大。他們如此有作為,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可是他們沒有一個主導。
在一條大道上,李大釗和陳獨秀共同確定了共產黨的雛形。12位各地的先進代表來到了上海,幾經周折,共產黨宣言和國際歌響徹南湖!
整部影片震撼了我的心,這十二位優秀的共產主義先驅,將始終留在我們記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