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觀看《百團大戰》的觀后感作文
百團大戰對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場局勢的改變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國共產黨的聲望提高,中國國民政府以此改變了對共產黨的認識,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初中生觀看《百團大戰》的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生觀看《百團大戰》的觀后感作文【篇1】
在這一次的黨員活動過程中我們組織并觀看了電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由中國共產黨所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在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間發動的以破壞華北日軍占領的交通線、礦山為目的的破襲作戰。參加作戰的中國軍隊包括八路軍120師、129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也是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之后參與較具規模的戰役。戰爭初期戰報統計共達一百零五個團,因此定名為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日軍正面交鋒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百團大戰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推遲了日軍的南進步伐,增強了中國軍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
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們不光看到了我軍戰士浴血奮戰與侵略者進行殊死的搏殺,他們不畏犧牲、勇往直前,讓我們認識到現在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也看到了戰爭的殘酷,戰爭不僅僅是軍人們不斷地流血犧牲,也對百姓帶來了無法想象的災難,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和平、幸福的生活。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要發揮自己的每一分能量為社會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無數的革命先輩們用他們的血與生命已為我們鋪開了一條光明大道。我們只要踏著前人的足跡沿著這條大道繼續走下去,時刻記得為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他們所付出的的一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永遠都要銘刻在心中的信念。
初中生觀看《百團大戰》的觀后感作文【篇2】
電影《百團大戰》是八一廠出品的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獻禮片,主要講述了共產黨員領導的八路軍在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為突破日軍在華北的囚籠政策,發動的百團大戰。影片讓我們重溫了那段國破家亡,戰火連天的歲月,讓我們憤恨于日軍罄竹難書的累累罪行,讓我們欽佩于革命先烈前仆后繼的視死如歸,讓我們感嘆于和平生活的幸福來之不易!
百團大戰對堅持抗戰、遏制當時國民政府妥協投降暗流爭取時局好轉起了積極作用,用事實駁斥了國民政府頑固派對共產黨、八路軍“游而不擊”的污蔑,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同時八路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尤其是名將左權在之后日軍的報復行動中壯烈殉國,實在可惜!抗日先烈不畏犧牲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民族精神光耀史冊,永垂不朽!我們不會,也不能忘記這些英雄先輩為保衛祖國,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在歷史上書寫新一頁的篇章。是八一廠出品的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獻禮片,主要講述了共產黨員領導的八路軍在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為突破日軍在華北的囚籠政策,發動的百團大戰。影片讓我們重溫了那段國破家亡,戰火連天的歲月,讓我們憤恨于日軍罄竹難書的累累罪行,讓我們欽佩于革命先烈前仆后繼的視死如歸,讓我們感嘆于和平生活的幸福來之不易!
百團大戰對堅持抗戰、遏制當時國民政府妥協投降暗流爭取時局好轉起了積極作用,用事實駁斥了國民政府頑固派對共產黨、八路軍“游而不擊”的污蔑,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同時八路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尤其是名將左權在之后日軍的報復行動中壯烈殉國,實在可惜!抗日先烈不畏犧牲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民族精神光耀史冊,永垂不朽!我們不會,也不能忘記這些英雄先輩為保衛祖國,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在歷史上書寫新一頁的篇章。
初中生觀看《百團大戰》的觀后感作文【篇3】
在觀看時影片,看到那一幕幕戰士為了保衛自己國家的領土,不怕犧牲,沖鋒向前,浴血奮斗的場景,我不禁流下眼淚。為了讓不同軌道上的火車頭去撞毀日軍的裝甲車,在搶奪軌道變軌的控制權,我軍和日軍展開了殊死的爭奪戰,在那小小的不到兩平米的站臺上一個疊一個全是致死手都還伸向扳手的戰士的尸體。為了保住自己的兵工廠,那一具具蓋著白布的尸體。為了拿下娘子關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前仆后繼的冒著槍林彈雨,勇往直前,永不退縮。
英勇抗日的張自忠,血氣方剛的姚尚武,英勇鋼強的女漢子梁山,舍已為人的劉柱子,奮不顧身的啞巴,機智勇敢的左權,臨危不亂的彭德懷司令,成千上萬的抗日戰士,還有那些積極抗日的老百姓們,正是因為有了他們辛苦的付出和犧牲,才能換來我們如今的和平。戰爭是殘酷的,和平是來之不易的。
但是正如軍歌中所唱“這是一個晴朗的早晨,鴿哨聲伴著起床號音,但是這世界并不安寧,和平年代也有激蕩的風云……”。銘記歷史,居安思危,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來捍衛祖國,讓敵人不敢再犯我疆土。而作為一個監獄人民警察,我們也要始終牢記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義務,熱愛祖國,服從命令,嚴守紀律,不怕犧牲。
初中生觀看《百團大戰》的觀后感作文【篇4】
為了粉碎日軍“囚籠政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主動發起了百團大戰,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阻擊了日軍誘降的陰謀,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定了全國人民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影片對日軍暴行描繪的淋漓盡致,但并非是所謂的“抗日神劇”,而恰恰是對八路軍戰士浴血奮戰,誓死保衛祖國山河的真實寫照。不論是對大戰統帥彭德懷、左權還是對小戰士姚尚武、老班長等的描繪都非常真實,人物性格特點非常鮮明,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敵我雙方搬鐵軌對抗,鐵軌扳手旁邊已經尸骨如山,但是戰士們卻依然不畏槍林彈雨,明知必死也沖上去,給戰爭的殘酷描繪的淋漓盡致。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那幅悲愴可泣,蕩氣回腸的影片畫面依然浮現在我眼前,讓我牢記黨的章程,矢志以振興中華!
初中生觀看《百團大戰》的觀后感作文【篇5】
我看過許許多多的革命電影,有紅軍時期的《閃閃的紅星》,還有內戰時期的《紅巖》,但是我最想看的影片就是抗日題材的《百團大戰》了。今天,在社區的組織下,我和本社區的部分居民一起觀看了八一電影廠拍攝的《百團大戰》。
我在觀看的過程中,看到了鬼子對中國百姓實行“三光政策”,感覺到自己全身都熱血沸騰,恨不得穿上八路軍的衣服,穿越到那個時代,投入到打鬼子的戰斗中。日本鬼子對中國居民的殘害,我們時刻不能忘記,我們要強大,因為軟弱是要挨打的。
在這部影片中,令我最敬佩的是彭德懷元帥和劉伯承元帥,在攻打日軍堅守的山頭主峰時,日軍火力太猛,軍隊傷亡很大。就在這時,劉伯承提出了一個主意,在軟土那里挖一個地洞,通到敵人的炮樓下面,在地洞里放滿炸藥,果然順利炸毀了主峰上的敵樓,全殲了那里的日軍。共產黨領導的百團大戰歷時5個多月,這一系列戰役打破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拖延了日軍南下的進程,同時也告訴了悲觀派和投降派——中國軍隊可以戰勝日本軍隊。
在我們看完電影后,社區的阿姨給我們講現在是和平時代,我們的國旗之所以是紅色,是因為象征著無數的先烈用鮮血染上去的。在這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百團大戰》這部電影讓我們回顧了當年的歷史,了解到了這個抗日史上的偉大戰役。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所以我要在這幸福和平的時代里,好好學習,才可以對得起無數死去的先烈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