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荷花淀有感400字
寫讀后感可以幫助你積累大量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經驗和知識可以成為你日后學習和工作的寶貴財富。小編給大家分享讀荷花淀有感400字參考,方便大家參考讀荷花淀有感400字怎么寫。
讀荷花淀有感400字篇1
初春,姥爺便開始忙乎起來。年過八旬的他還擁有一口湖,他在湖里栽種蓮花,在初春時就忙著在湖里填肥了。
姥爺其實是希望我隨他一道去的,他想把這口湖留給我照料,姥爺并沒有什么親戚,但這口湖是他一輩子的心血,姥爺舍不得它。
但那時我是怕姥爺的,我還記得姥爺呵斥舅舅時的樣子;姥姥護著舅舅被姥爺鞭打時的樣子;舅舅跪在姥爺面前的樣子。于是我開始躲著姥爺。
氣溫轉熱了,房梁上去年的新燕已經有了它們的孩子,每天正忙于照料燕雛,姥爺出去的次數更頻繁了。
某個晌午,我正在捉母雞,旺哥惶惶張張跑來,沖姥姥耳旁說了什么,姥姥手中的竹籃瞬間倒地了。
從那以后我就沒見過我的姥爺了,姥爺成了兒時的一個踩破的夢,是破碎的,也是虛無的。
七月的中旬,天氣已經十分燥熱了,赤腳在石子路上走是刺痛的了。
舅舅帶著我一大早便出發去姥爺的荷花淀了,清晨時露水還尚在,空氣微微濕潤,清涼的風帶著露水撲在臉上,舒服極了!舅舅抑郁的心情也大為好轉。
我伏身在船上,看著老大的太陽慢慢爬上來,舅舅在船頭馭船,望著太陽,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了。
很快的,便劃到了湖中心,那里,荷花正迎著太陽綻放開來,碧綠碧綠的荷葉中,還含著昨晚的露珠,晶亮晶亮的。
荷葉,荷花,在荷花淀中交錯著,纏繞著,延伸著……
我伏在船上,手撥弄著清澈的湖水,看著水底的魚從指間緩緩游過。
太陽已升得老高了,周圍也嘈雜起來,我摘了一頂荷葉頂在頭上,阻擋著炎熱。
并剝下一顆一顆飽滿的蓮子塞進嘴里,那蓮子的芬芳就從我的齒間溢出,擴散開來。看著我吃得不亦樂乎,舅舅也終于綻開了那久違的笑顏。
黃昏,那金黃金黃的鱗片仿佛鑲嵌在荷花淀上,閃爍著亮光,荷葉,荷花也都涂上了金色。
舅舅背著手中拿滿蓮子的我,往回走。
我相信姥爺,一定在荷花淀中微笑著,他一定原諒了舅舅,他一定還在荷花淀中的,只是我看不到他。
只是我再也不可能和姥爺一起在荷花淀中采蓮子,挖蓮藕了。
但我知道明年荷花淀還會這樣美……
讀荷花淀有感400字篇2
《荷花淀》是最能代表孫犁小說風格的優秀短篇小說。孫犁是一位以寫冀中農村人民抗日斗爭而著名的小說家。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氣息,在藝術上,獨有一種清新、真摯、自然而又明麗的風格,其作品素有“詩體小說”的稱譽。
水生嫂是作品著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干,編葦席,一會兒“就編成了一大片”;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著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系。當她明白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舍,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并為丈夫準備好了行裝。
白洋淀的婦女不僅僅是勤勞、能干、識大體的,也是多情的、樂觀的、堅強的。男人們參軍才走幾天,水生嫂和幾個青年婦女便找借口去探望他們,她們對自我的丈夫有著深切真摯的愛。當然,她們又是樂觀的。在沒有見到自我的親人時,她們雖然最初“有點失望,也有些悲痛”,但她們“永遠朝著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她們就又說笑起來了”。這些情感豐富,愛說愛笑的女人們在遇到敵船時,雖然也心跳,但卻不膽怯,不手軟,她們機智地將船往荷花淀里搖,并下定決心,“假如敵人追上了”,決不投降,“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現出了堅定沉著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回村后,這些經受了戰爭洗禮的婦女們的精神境界有了新的飛躍,她們很快也學會了射擊,拿起了槍桿子,成立了一支自我的隊伍,“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頃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
讀荷花淀有感400字篇3
作品充分體現了孫犁鮮明的三大創作特色:描寫的是冀中一帶尤其是白洋淀地區人民的生活和斗爭;善于用精練的筆墨,寫出人物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小說帶有濃郁的抒情味道,用散文詩的語言來寫小說。作品選取白洋淀一隅,在抗日戰火硝煙彌漫的大背景下,主人公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就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荷花淀》不只是一篇小說,由此發端,形成了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創作流派。它的不事雕琢和語言的簡潔清麗,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荷花淀》也不只是一篇課文,由此發端,給學生以清新的生活氣息、濃郁的語感和美感,讓語文課屬于學生,使他們有機會發表、有時間思考、有空間參與,在新課程標準下更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辨析能力、表現能力。因此,我把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但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商量探夫”兩段對話描寫進行鑒賞討論,達到讓學生掌握學習小說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說的特點,從環境描寫、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說的主題)的目的。
了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淀”派的藝術風格;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掌握學習小說一般方法。
這就是我對《荷花淀》這篇課文的看法。
讀荷花淀有感400字篇4
讀孫犁的《荷花淀》,感觸最深的,首先必須要是中國人。是中國人才能明白當年被蒙羞的恥辱;是中國人才會了解當年的英勇;是中國人才會懂得今日的來自不易。
《荷花淀》生動形象的再現了中國樸實的農民與日本侵略者之間的生死殊搏。從一個個字中展現出中國農民的樸實和英勇,同時也從側面烘托出日本鬼子的兇狠和殘暴。
講述這一個平凡的小村莊里,生活著一群樸實,純樸的農民,他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因為國家的落后,ZF的腐敗無能使這一切的平靜將被一群殘忍,兇狠的“魔鬼”給打破。這就好似一個平靜的水面,伸出頭來往水里探,能夠清晰的在水里看見自我的身影,如同一面鏡子,沒有任何的波動。可是有塊巨大的石頭從天而降,掉入水中,濺起巨大的漣漪,使原本清晰的身影變得模糊不清,原本清澈見底的湖水變得渾濁了,時的情景,就如同這個比喻一般,這一點也不夸張,一點也可是分。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個巨大的波動,使中國立刻團結成一個大家族。而在這個叫白洋淀的小村莊里,樸實的農民因為這個巨大的變化,而更加團結起來,齊心打倒敵人,還自我一個原本屬于自我安樂的家。在那里,每個人每一天都在提心吊膽的過日子,每一天都準備著為了鄉人,為了家人而奉獻出自我的生命。聽過與敵人的一次次交手,他們變得更無所畏懼,更勇敢。敵人有的戰斗武器,我們也有;他們能夠做到的事,我們也能夠做到;他們能夠欺負我們,我們也同樣能夠欺負他們。同樣都是人又何來的差距。他們變得更有信心,就連整天呆在家里的婦女也來參與,并且都沒辦砸事情,這還真應了句古話“誰說女子不如男”。
也只是因為他們的這種堅持,勇敢,和大無畏的精神,使得在那樣小的地方,讓敵人都不敢去攻擊,就是攻擊也都是被嚇得落魄而歸。每一天早晨,公雞叫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起床來,各干各的活。沒有再怕鬼子的話,更沒有說不敢去捕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靜。女人呢則是坐在自家的小院子里手指上纏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的懷里跳躍著。
《荷花淀》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選取與小小的白洋淀。表現出農村婦女那種既溫柔又堅貞勇敢的性格特征。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愛國之愛,純美的人生,崇高的品格,就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讀荷花淀有感400字篇5
爸爸常常給我講戰爭年代的故事,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荷花淀》一文讓我真正明白了抗戰勝利的原因。
在月明風清的夜晚,丈夫干完活回家,妻子用葦眉子編席,聊聊家常,生兒育女,該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水生及他的戰友們卻要在這大好月色下奔赴疆場。為了國家,為了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來侵略,他們拋棄了夫妻感情,拋棄了個人恩怨,堅定地走上戰場。
每一位妻子都深深地想念著丈夫,無奈之下,她們決定去部隊探望。不料非但沒找到丈夫,反而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鬼子”。那時她們正乘著小船滑行在水中。看見鬼子后,她們便迅速地撐著小船,小船也不辜負他們,“嗖嗖”地向前竄。生長在這荷花淀里的婦女們水性好,將小船停在水淺的蘆葦蕩里。槍聲頓時響起,婦女們迅速鉆進水中,半晌才發現是她們的丈夫正向鬼子開槍。個個英姿颯爽,鬼子全部殲滅。一個個年輕的小伙子鉆進水中打撈戰利品,因為有年輕婦女們的吸引,使這場游擊戰大獲全勝。以后婦女們也便跟著丈夫一起“解放中國”!
為什么小小的日本會侵略比它大得多的中國?因為政府的昏庸無能,因為封建思想在民間扎根,使得中國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適時地進行革命。可中國為什么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因為華夏子孫有著同樣的信念:解放中國!
回憶起電視上經常演的“甲午大海戰”。雄健的中國船隊輸給了日本,那是因為北洋水師沒有嚴明的紀律,更重要的是那時的中國沒有團結的精神!像鄧世昌等人寧死也不投降,多少民族英雄犧牲在挺立的中國國旗下,但在那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也不乏像汪精衛這樣甘愿臣服于日本的大漢奸。
如今的中國,可謂是世界強國,主席對中國的偉大復興之夢更是振奮人心。這讓我懂得團結一心必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