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隨筆心得
通過寫心得,人們可以總結自己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經驗和教訓,從而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困難和挑戰。優秀的水滸傳隨筆心得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水滸傳隨筆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滸傳隨筆心得篇1
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它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水滸傳》也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白話小說。
它的內容生動,主要人物描寫有特色,如武松倔強、勇猛,林沖有勇有謀,軍師吳用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水滸傳》描寫的人物很多,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愛打抱不平、講義氣、重友情。
我最喜歡的章節是梁山英雄排座次,這是是全書的高潮部分。全書的低潮部分是魂聚廖兒洼。
里面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魯智深,他有勇有謀、愛憎分明,而且還立下了許多大功,如大鬧野豬林、拳打鎮關西、大闖五臺山等等。我最討厭的人物是高俅,他陷害林沖,算計關勝,毒死了盧俊義和宋江,無惡不作。
我比較喜歡的人物有宋江、吳用。宋江仗義疏財替天行道被稱為“及時雨”。吳用是梁山的軍師,被稱為智多星,賽諸葛,他多次為梁山獻計。吳用一出場,就和晁蓋等人干了一件大事——黃泥崗智取生辰綱。
我喜歡《水滸傳》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書中那一百零八將。人物雖然稱不上個個形象鮮明,但每個人都有自我的拿手絕活。例如浪里白條張順水性奇佳,智多星吳用文武雙全,入云龍公孫勝令人聞風喪膽的魔法,他們哪一個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說《水滸傳》里108將是勉強湊齊的,就是為了湊傳說中的108星。可如果要不這樣寫,那么不僅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丟失了一百單八將從天而降的好處,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謂是極品。
《水滸傳》里雖然是虛構的,但這本書不僅僅能夠聯系當時的社會實際,還寫出了古代政府的腐敗,現代讀來也還有很深的教育意義。
我是一個《水滸》迷,一直夢想成為一個吳用那樣的軍師。雖然現在做不到了,但我要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為國家和民族做貢獻。
水滸傳隨筆心得篇2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巧妙的刻畫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的傳奇人生,讓我記憶憂深的好漢是林沖。
林沖是梁山好漢中最可憐的一個人,也是內心最為脆弱的人。他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生活在宋朝的王化之下。他是一個良民,一直安安靜靜的生活著。直到有一天,小人得志的高太尉的兒子高衙內看上了林沖之妻,并設計陷害林沖,林沖被發配外地。經過九死一生,他才來到滄州,可高太尉不肯就此罷休,于是,林沖被調往大軍草料場,當天,他出去買酒,回來的時候,發現住的地方被血壓壞了。他無奈,只得去一座小廟安身。第二天,廟門口來了幾個人,一個人說:”哈,林沖被我們一把火給燒死了。“林沖大怒,沖出去殺死了這三個人。接著,林沖上了梁山。
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像林沖這樣的良民都會上梁山?“這是因為皇帝無能,奸臣當道的緣故。林沖原本生活在王化之下,可高衙內等人不讓他生活在王化之下,把他逼上了梁山。
還有一個問題:林沖算不算一個英雄?我認為:他剛開始不算,后來才算,而且,他是逼出來的英雄。同魯智深相比,魯智深敢于和惡勢力做斗爭,他看見張家父女被鎮關西欺負,就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而林沖面對惡勢力知是一味低頭,一味求饒。不敢反抗。不過,林沖的所作所為也是老百姓的所作所為。
我個人認為:遇見惡勢力我們不能低頭。惡勢力像彈簧,你強他就弱,你弱他就強。所以說,我們遇見惡勢力一定要勇敢的反抗。林沖之所以下場很慘,就是因為他沒有勇敢的抬起頭來。
最后,林沖死的很慘,很孤獨,死的時候身邊只有武松。
同學們,有時間你也來讀一讀這本好書吧!
水滸傳隨筆心得篇3
《水滸傳》這本書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元末明初大作家施耐庵根據北宋宋江起義的史料寫成的,書中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漢的形象。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宋江,他本來只是一個山東鄆城縣的一個小吏,只因為被奸人陷害才去梁山入伙。他一直主張替天行道,為民造福;一生都忠于朝廷。最終,他為了兄弟們日后的處境考慮,讓皇上招安,招安后他們為朝廷征遼、擒田虎、抓王慶、討方臘……在征戰中,宋江喪失了很多兄弟,雖然他們取得了各項勝利,班師回朝,但最后還是被奸臣以賜酒的名義,在御酒中放了毒藥,宋江喝酒后毒發生亡。
梁山好漢中軍師便是智多星吳用了,他熟讀兵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學多才。各種陣法、三十六計樣樣精通。他的存在,是宋江大軍屢戰屢勝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水滸傳》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就是武松,他使兩口戒刀,綽號行者武松。他力大無比、武藝高強,曾經酒后在景陽岡打死一只大老虎,為民除害。他伸張正義,殺死了謀害他哥哥的嫂子和西門慶,被逼上梁上。在征討方臘的時候,他失去了一條胳膊,但他生擒了方臘,立下赫赫戰功。我十分的佩服他。
從《水滸傳》中我知道了北宋年間,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很多有本事的人,只有被逼起義。我很痛恨那個只聽奸臣話的昏庸的皇帝。
《水滸傳》不愧是經典名著,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
水滸傳隨筆心得篇4
四大名著是我國的寶藏,它是我們必讀的書目之一。四大名著分為:斗智斗勇的《三國演義》;斬妖除魔的《西游記》;膾炙人口的《水滸傳》和優美婉轉的《紅樓夢》。而我今天寫的是《水滸傳》。
《水滸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全文語句膾炙人口,令人回味無窮。它成功的塑造出108位好漢的形象,這些好漢個個都生龍活虎。此書主要講了一個官逼民反的故事:不學無術的無賴高俅,只因踢球踢的得好就被昏君(皇帝)封為大官,他又依靠自己的權勢到處壓迫,迫害百姓,激起了民眾的反抗,其中以宋江,盧俊義,吳用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泊起義,與政府斗智斗勇的故事為主。其實那108位好漢就是幾十年前洪太尉誤放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星。我覺得《水滸傳》里108位好漢,108個樣,不僅脾氣不同,連性格也不同。在情節安排上,它也非常有趣。因為有曲折有動人和尖銳的激烈的矛盾沖突,往往通過一個個場面展開,用一個個細節描寫,一步步推向高潮,令人讀來心潮起伏,大呼過癮。
《水滸傳》的作者:元朝末年的作家施耐庵先與學生,也就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一起研究、搜集、整理、以宋江為首的108將在梁山泊起義的故事,先將這個故事起名為《江湖豪客傳》,后又改為《水滸傳》。水滸有在水邊,在野的含義,所以改為《水滸傳》。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水滸傳》揣摩一下,領略這部傳世名著的不朽魅力。
水滸傳隨筆心得篇5
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本好書,而我心中的那本好書就是《水滸傳》。
《水滸傳》與《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并稱“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書中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宋代農民起義發生、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還通過精彩的描述,讓我們知道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朝廷的腐敗、封建統治的黑暗,民不得不反。
水滸“一百零八將”里,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智多星”吳用和“花和尚”魯智深這一文一武兩個形象。軍師吳用自從上了梁山,就一直為眾位兄弟出謀劃策:《智取生辰綱》中,他設計用藥把楊志他們迷倒,輕而易舉地就把梁中書送給蔡太師的金銀財寶奪走,看了實在大快人心,要知道,那可是梁中書從老百姓那兒搜刮而來的不義之財;潯陽樓上,宋江因喝醉酒寫了莫須有的“反詩”而被抓入獄,押到刑場正要斬頭時,又是吳用領人喬裝打扮舍命劫刑場,才把宋江從“鬼門關”里給救了出來。
再說魯智深,單單“倒拔垂楊柳”的神力就已經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雖說他過于直率和魯莽,有時候腦筋轉不過來,總是喊打喊殺,但他能夠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聽說金氏婦女被鎮關西欺負時,義不容辭“拔刀相助”,三拳結果了賣肉的鄭屠,為民除了害。因為殺了人(盡管是個壞人),官府通緝他,他迫不得已離開渭州,躲到五臺山避難,要不是為了別人,他何以至此?
這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身上都有這樣的共同點,那就是“忠”和“義”。他們除惡懲奸,替天行道,絕不背叛,這讓我想起了秦檜等賣國賊,他們與梁山好漢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雖然書中不少人物是虛構的,但在我心里,他們都是響當當的鐵漢子,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水滸傳隨筆心得篇6
今天,我讀了欣欣教育基金會贈給我校的一本課外書——施耐庵寫的《水滸傳》這篇小說的一小節《武松打虎》。
武松到“三碗不過崗”的酒店里喝了十八碗酒,武松付了錢轉身要走時,店小二攔住武松說道:“客官,岡上有一只大老虎,如果你去了它會把你吃了。”武松不信,硬要往岡上走。
武松?著酒興走到岡子來,走不到半里多路看見一座已敗落的山神廟,武松走到廟前,見這廟門口貼著一張印信榜文,讀了印信榜文后武松才知道這景陽崗真的有一只大老虎。他準備轉身回到酒店里去,心想:“我回去時,店小二肯定會恥笑我,所以我要把老虎打死了才能回去,這樣就不會被恥笑。”
走了一陣,太陽便落下山了,武松的酒力發作,渾身焦熱起來,便一手提著梢棒,一只手解開衣服,跌跌撞撞地往一片亂樹林走,見一塊光溜溜的大青石,便把梢棒放在一旁,躺在上面就要睡覺。忽然,發起一陣狂風,樹葉亂飛,風過后,只聽見亂樹背后“撲”的一聲響,跳出一只睛白額的老虎來。
武松見了,叫聲:“呵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起那條梢棒在手里,閃在青石邊。那老虎又饑又渴,見了武松,急不可耐地把兩只前爪在地上按一按,當我看到那老虎捉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氣性先自沒了一半,而武松對付這三招只是三次躲開,我覺得武松好聰明。
老虎吼了一聲,轉過身來,這時武松輪起梢棒,盡平生力氣,猛地劈了下來,只聽見“咔嚓”一聲巨響,一顆枯樹被折斷,沒打著老虎,梢棒去折成了兩截。那老虎咆哮著,性發起來。這時,我真為武松擔心,后來沒想武松居然把老虎打死了,我真佩服武松。
我想向武松那樣很勇敢,機智,我受到的啟發是:我以前看到困難就害怕,很想躲,現在我要向武松那樣勇敢、機智,在學習的方面上,也有困難的時候,就像一只攔路虎擋住了我在學習方面上的思考,所以我要向武松那樣打敗擋住我學習方面的攔路虎。
水滸傳隨筆心得篇7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個好漢從一起聚一義到梁山。受朝廷招安,再到戰場大破遼國兵,最后把叛黨一網打盡,卻遭陰險小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這整整一本書。我的腦海里一直浮現出兩個字,那兩個字大家應該猜到了那就是忠和義。
忠,就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對朋友盡心竭力的幫助。宋江在有一種有一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寧死不屈,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被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這也是忠。在當今社會上, 我相信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只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能做到這個“義”字的人,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寥寥無幾、屈指可數。
一個“義字”,包括了數也數不清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為了兄弟為了朋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就只是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或一個人的信譽或等等什么寶貴的東西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老人孕婦讓座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是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大勇氣,甚至是以命換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感。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不要做一個沒有正義感。貪生怕死的人。
